独生子女:年夜饭去哪家?
2007-02-15

2007年02月15日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 裘立华   
 
    过年回家,本来是中国人一件团圆喜庆的事情,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春节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但现在,对于越来越多结婚恋爱的独生子女来说,过年回家却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传统习俗,女方到男方家过年,但现在许多新婚独生女儿却想回娘家过年,于是“去谁家吃年夜饭”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已成为不少年轻夫妻的“心病”,甚至是双方父母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过年回家,哈姆雷特式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对于邱力来说,过年回家就像哈姆雷特这句名言一样,如果女友不答应以后过年陪自己去老家看父母,只能分手。

    邱力和女友已经恋爱两年了,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邱力老家在绍兴,女友是杭州人,上个月都已经谈起了结婚的事情,不料,随着年关临近,一句话却打断了甜蜜,因为邱力希望女友结婚后过年去他家。

    本以为女友会爽快答应,不料女友却跳了起来:“什么,和你去老家过年?我爸妈怎么办?我爸妈就一个女儿,这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如果过年不能团圆,那我不是太不孝顺了?”

    而平时对女友疼爱有加的邱力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能让:“传统上都是女的过年要到男方家的,你过年不回我家,我多没面子?”

    争吵越来越升级,结果两年的恋情似乎一下子变得脆弱起来,把过年的事情成为了对方爱不爱自己的标志,两人都丢出了狠话,要不对方妥协,要不就分手。

    这事情看起来有点极端,但邱力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社会中却越来越普遍。过年回哪家,这成为独生子女夫妻面对感情和家庭的一个新命题。

    童欣和丈夫已经结婚三年了,到现在都在为怎样过年烦恼。

    童欣是独生女,老家嘉兴,丈夫是宁波的,小两口平时在杭州打拼,非常甜蜜,结果年关临近,两人就发愁,以前谈恋爱,可以各自回家过年,现在结了婚,到哪家过年都害怕冷落了对方父母。

    后来童欣和丈夫商定,大年三十那天两个地方都跑,第一年中午去丈夫宁波老家,晚上赶到嘉兴,第二年先去嘉兴,然后晚上赶到宁波。

    “累是累点,这是我们现在能想到的最好办法!”童欣苦笑着说。“我现在一提到过年就紧张,怎么就这么累?

    据杭州当地一家媒体的网络调查显示,占有相当大比例的独生子女已婚夫妻都会因为“过年回谁家”的问题而烦恼,曾经为这个问题吵架的夫妻都占了约七成。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争吵的夫妻们都承认,这个“过年回谁家”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确是会伤害夫妻之间的感情。

     爱情向左,过年向右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按照传统的观念,过年的时候,两人应该成双成对地出现在某一方的父母家中,而且一般是女方去男方父母家中过年。但这种做法似乎受到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质疑,特别是在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中。

    记者了解到,不少女性都有类似邱力女友的苦闷,最近很多网站论坛都有“年夜饭该去谁家吃”,“为什么丈夫不能回岳父母家过年”的帖子。众多女性在网上诉说不能回娘家陪父母吃年夜饭的困苦。对于“年夜饭在夫家吃”这一传统习俗,记者调查了10位女士,她们的小家庭中均有一方或双方是独生子女。其中只有两位女性认为应该遵守传统习俗,到夫家吃年夜饭。其余8位,都认为这种习俗应该改一改。

    “春节过年一定要去男方家那是封建观念。”谈到过年,杭州姑娘袁媛如此说。

    袁媛认为,像自己这样的独生女儿,很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独立,经济独立,因此不喜欢被传统的习俗套上枷锁,甚至觉得“过年一定要去男方家”是不合情理的思想。在过年的问题上,独生女儿们也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希望父母有“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之水”的失落,因此希望可以在过年的时候也能陪在自己的父母身边。

    记者又采访了几位男士,他们绝大多数表示希望女方过年能去男方家,因为这是传统,让男方感觉有面子。这种观念从农村来的男士更为强烈。

    来自台州农村的杨琦就觉得这是个不能动摇的底线;“去女方家过年,那不是成了上门女婿?”杨琦说,他父亲比较传统,曾经对他说,平时你们忙不需要来看我,只要过年来帮我热闹一下就行。“父亲养我这么大,我难道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生活需要一点妥协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邵志择说,女性“要求打破传统,考虑是否在女方过年”,这是中国女性在经济、思想独立后进而的一种心理转变,当“独立女性”和“以夫为主”的传统男性相遇后,“过年回哪家”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难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邵志择认为,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许多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都受到各种冲击,尤其是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家”正在被不断解构,如何面对这些冲击,需要自己用实际行动去化解。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双方的感情,这种细枝末节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导火线,成为夫妻双方上纲上线的大问题。”

    邵志择认为,生活是一门艺术,需要相互妥协和理解,双方都应该为对方考虑,其实,思念父母的理由都是相同的,到谁家过年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做儿女的有一颗牵挂父母的心,并能将这种牵挂付诸行动,只要平时多回家看看各自父母,对父母多敬点孝道,相信双方父母都会体谅自己孩子的苦处的。(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