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14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记者 叶建平 赵文
“平价春运”、“和谐春运”。今年春运期间,这两个词汇不断见诸国内各大媒体。今年是铁道部首次实施春运铁路不涨价的一年。同时,各地公路交通部门也积极按照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的要求,落实春运不涨价政策。
从“免费车票”到“农民工专用保险柜”,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让今年春运更加凸显“和谐”的色彩。然而,记者在广西采访时却发现,今年春运“和谐”唱响了主旋律,但“漏洞”也屡见不鲜。
当“平价”遭遇“价值规律”,农民工回家依旧难
“买票难,难于上青天;车票贵,贵过月收入。”这是记者去年春运期间采访时偶然听到的一首“打油诗”。今年春运,中央明确提出了“平价春运”的要求,但记者在广西各大汽车站采访时却发现,虽然运输企业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基准价销售,但“价值规律”的作用却让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工回家依旧难。
“平时150元,为啥春运就要300元?”2月10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市埌东汽车站,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小王手里拿着“南宁-邵阳”的汽车票不解地问。
小王去年初来南宁打工,在一个建筑工地里干活,每月收入大约在600元,扣除伙食和日常开销,每月剩下300元左右。小王说:“去年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才赚了3000多元,没想到春节来回路费就要花去一个月的钱。”
记者当日在埌东汽车站售票厅看到,售票厅上方的汽车票价格仍然是平时的销售价格,并没有标出春运的票价。“南宁-邵阳”的车票价格栏上仍写着“目前票价150元”。但在汽车站候车厅的服务台旁,倒是贴着一张政府部门下发的关于春运价格变动的文件。
小王说:“我到服务台去询问,为什么价格涨了一倍。他们说这是基准价,平时的价格是折后价,可是我以前并没有在车票上看到‘折’字。”小王拿出了去年4月30日他回家的车票,上面写着“票价150元(全)”,发票专用章也和今日的车票一样。
记者来到咨询台询问,咨询台工作人员说:“以前因为客源少,所以我们以折扣价进行销售。现在春运期间客源多了,价格当然要上涨,而且我们也是按照规定上浮到基准价的。”这名工作人员在采访时反复强调,这个基准价格是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准的。
一位曾经从事长途客车营运的个体司机透露:“今年中央规定不允许票价上涨,但同时规定没有达到基准价的可以上浮至基准价。实际上我们跑一趟车,只要能够载一半的乘客就可以收回成本。往年春运,并不是所有线路涨价后都会超过基准价,现在不允许涨价了,企业当然要从往年春运涨价后仍没有达到基准价的线路中把‘损失’的利润给赚回来。”
当“强化安保”遭遇“特大车祸”,谁来“保驾护航”
历年春运,“票价是否上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加强春运安全”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2月3日,今年春运第一天,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发生的造成13人死亡、75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让这个“和谐春运”染上了一点“不和谐”的色彩。
2月3日的特大事故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救治事故伤员的县人民医院时发现:出事的两辆大客车一辆来自贵州,满载着返乡的民工;一辆来自重庆,满载着外出打工的民工。返乡过年或顺利找到工作是他们今年最大的愿望。“车祸发生时,我们正在睡觉。车祸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然而现实对我们来说更是一场噩梦。”这是伤员罗丹对记者说的一句话,也是众多农民工伤员的心声。
记者5日从此间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疲劳驾驶、保春运安全”专项行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造成13人死亡的广西都安特大交通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主要原因是贵州省遵义大刚旅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万德刚驾驶的贵C31080号大客车占道行驶,造成两车正面碰撞。
离2月3日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不到一周的时间,广西春运安全再添“不和谐”色彩。9日凌晨1时50分,在广西南北高速公路上,一辆载着35名乘客的卧铺客车由广东虎门往南宁方向行驶至南宁市大塘路段时,一头撞上行驶在其前面的一辆大客车,司机当场死亡,35名旅客受伤。据现场一名交警分析可能是客车司机连夜开车,疲劳瞌睡造成的。
针对“每年春运抓安全、安全事故总不断”的现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在采访中直言不讳:“每年春运往往都是事故最多的时段。虽然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交警部门以及一些有关部门都会加大春运安全监管力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但受利益驱使,很多运输企业往往会采取‘你明我暗、曲线违规’的方式进行营运。不久前某媒体就曝光过一些运输企业如何逃避关卡检查的过程。”
勿让“和谐”、“平价”成为“口号”
俗语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些农民工、社会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便民措施的整体实施情况来看,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在解决“车票难买”、“票价昂贵”、“偷盗严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警惕某些部门、企业打政策的“擦边球”,让“和谐”、“平价”成为春运的“口号”。
10日下午,湖南籍务工人员小王登上了返乡的汽车,气愤地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平时150元都能跑,到了春运一定要300元。听同乡的说,去年春运回家票价涨了,但也只卖到250元。不是说不涨价吗,为什么上浮到基准价却比去年允许涨价还贵呢?总说价格是经过核准的,到底这个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针对这一现象,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周可达说:“汽车票价上涨作为市场行为,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上涨,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春运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多从广大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多一些社会福利,少一些利润。”
提及道路交通安全频发现象,周可达认为:“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今年中央要求春运票价不涨,就是为了让农民工能够顺利返乡,而交通安全问题更不应该成为他们的一大隐患。要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认为关键还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监管制度,对驾驶员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