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魅力终究比不上春节
2007-02-14

2007年02月14日   来源:新华网 
    赵志疆

    有点冷的情人节放在“拯救春节”话题热得发烫的今天,显得格外有实际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洋节远未强大到足以击败春节,而春节也并非孱弱到必须加以保护。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往年这个时候,商家的情人节生意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今年的情人节迎头撞上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大部分情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惦记着过情人节,而是选择了早早回家过年。商家反馈的信息也表明,在巨大的春节消费市场吸引下,众商家已无暇顾及“洋玫瑰”的诱惑了。(2月13日《现代金报》)

    遇上春节,曾经风光无限的情人节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往年,情人节一般都在春节之后,商家为春节促销而大量囤积的商品亟需一个销售市场,而情人节的适时出现恰好满足了商家的需求。于是,各类促销广告琳琅满目,许多餐厅酒店也座无虚席。可是今年,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巧克力只能“屈居”年货之列,玫瑰花更是“不幸”成为了赠品,而餐厅酒店的“玫瑰套餐”也不得不为年夜饭无奈让路。有商家透露,春节收益能占到全年节庆经济三分之一的份额,情人节与春节孰轻孰重,精明的商家自然不难从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春节将至,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过年的气息,身处异地的人也一个个步履匆匆,就连拥挤的春运之路也无法阻止他们返乡的脚步。新年钟声敲响之夜,合家团聚是所有人共同的期盼,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回家过年绝非一次寻常的出行,而更像是一次精神“朝圣”。心无旁骛的他们又岂能为一个陌生的“洋节”而停下自己匆匆的步伐?情人节和春节到底哪一个更有分量,不言自明。

    这令我想到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这几年,每逢洋节来临,总有专家学者对喧嚣火爆的场景大加斥责,进而提出传统节日式微之类的命题,更有甚者,直接提出了“拯救春节”的响亮口号。但是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洋节的兴起显然还不足以挑战春节的地位。

    春节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要人文内核,它体现了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和生活方式。若干年前,一曲《回家》曾令无数人热泪盈眶,究其原因,乡情、亲情、友情,这一切年俗文化所独有的深厚情感正是联结人们的纽带,由此也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反观与我们没有任何文化渊源的西方节日,无论节日的形式被渲染得怎样丰富多彩,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文化认同,喧嚣浮华的背后,本质上不过是一场娱乐狂欢。

    有点冷的情人节放在“拯救春节”话题热得发烫的今天,显得格外有实际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洋节远未强大到足以击败春节,而春节也并非孱弱到必须加以保护。情人节的冷清并非证明国人理性的回归,实际上,面对西方节日,国人从来没有丧失过理性——正餐与甜点、精神与娱乐,所有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做出自己理智的选择。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否会给那些心浮气躁的专家学者们带去一些理性的思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