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总纲勾勒前景:2050年中国什么样? | |
| 太原新闻网 2007-02-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福建林改,山林变成“绿色银行”。(图片来源:海峡都市报)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2月11日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总结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学术论著。《总纲》提出了到205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要在未来50年的时间内,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到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十名的国家行列。 多项目标与百姓相关 《总纲》描绘了到205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将要达到的各项具体目标,其中很多与百姓紧密相关。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可达85岁。 图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龙泉镇农民居住的别墅。 “十五”时期,中国居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万元,按现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左右,比2000年增长42%,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0年的39.4%和49.1%,降至2004年的37.7%和47.2%。居民衣、食消费正在向住、行消费转移,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入“加速跑”阶段,正进入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新华社 发 | |
全国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从现在的8.2年提升到14年以上。
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科学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
每单位GDP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要分别提高15到20倍。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贫困”。
沙漠干旱地带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料图片
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发展须经历三大台阶
《总纲》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经历三大台阶,即三个最基本的“零增长”——争取到2030年基本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到2040年基本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总纲》执行总主编、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必须通过这三大台阶,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是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大台阶,地位也居三大“零增长”之首。“到2050年,中国要依次通过三条倒U型曲线的顶点,实现从左侧到右侧的良性逆转。”
现代化“时间表”出炉
《总纲》对中国各区域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的“时间表”做出了预测。
据预测,上海将第一个跨入现代化,时间约为2015年;北京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时间约为2018年。到2050年以前,中国将有13个省、直辖市提前实现现代化目标。 [可持续发展总纲发布 北京2018年实现现代化]
到2050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将全面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在这个阶段的现代化目标。其后,中国仍将动态地向更高目标迈进。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提出未来50年发展战略目标]
到2060年以前,全国将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现代化目标。到2075年,中国所有的省区市将全部实现现代化目标。
新闻链接
《总纲》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任总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184名资深专家和学者,历经2年零8个月编纂而成,涵盖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自然灾害、消除贫困、可持续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共20卷,1350万字
解读: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中国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在未来五十年内的相继来临;
●中国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三农问题的基本解决;
●中国社会公平的全面实现;
●充分认识中国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艰巨性。
应对六大挑战应遵循七大原则
●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
●全力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
●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
●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和生态服务能力;
●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瓶颈的突破;
●始终调控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记者 张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