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志讲,他每次放假回故乡老城,见那里总是在拆,又总是在建:今天造一个景观,明天造一座巨大写字楼,后天又造一条大道、一片广场……他惊喜于“老城确实变得漂亮了”的同时,又感到些许惶惑——那漂亮里似乎又丢失了什么?
通常,我们夸奖一个人漂亮,主要指其外表好看,是停留在表面和直观的层次上;而赞许一个人的美,则不仅可以包括其外在的漂亮,更着眼于其内在的气质、修养和丰富善良的情感等方面;漂亮能够愉悦眼球,美则可以滋润、营养心灵。一座城市也如是,它除了簇新和不断变化的时尚、漂亮外表外,还应有沉静、丰富的人文景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的生活气脉的延续,这是一座城市内在美的所在。
近年来,我们许多城市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翻天覆地式的造城(有人形容为城市化妆)运动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城变得漂亮、现代。但随着成片成片历史街区、文化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等建筑的拆毁,一座座城市的人文气息被冲淡,历史文脉被截断,使人走在漂亮的城市里,甚至会产生“是在和一群珠光宝气却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对话的感觉。”这样的“美盲”城市使人的思想与情感再无所依托。
记得有位作家曾这样评价巴黎:在观赏市容时,没有发现巴黎的一些街道像在电影电视中所看到的香港、东京或纽约某些街道那么崭新、繁华和漂亮,但巴黎无疑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的美正在于并不是多么繁华、漂亮。
一座城市要变得漂亮需要建设,一座城市要变得美丽更需要建设,而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要比建设一座漂亮的城市需要更长久的时间,美也会比漂亮的生命力更久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