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艾 琳
网络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兴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同时,由于对其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大,因而网络总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垃圾新闻”的集散地。
所谓“垃圾新闻”,就是指那些毫无利用价值、毫无实际意义、毫无教育作用的花边新闻;或者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甚至是胡编滥造的假新闻。这些新闻,完全是为了迎合一小部分人的口味而编造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垃圾新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绯闻、丑闻。一些网站为了增加浏览量、点击率,特别注重编发有关名人、明星的绯闻、丑闻,某个名人离婚了,某个明星婚外恋了,某个名人吸毒了等内容,结果弄得网页上充斥着这些八卦花边新闻。
二是恶意炒作。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所谓的知名度,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常常利用网络进行恶意炒作,以扩大其所谓的知名度。更有极端者甚至不惜出卖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或阴私。
三是恶搞。恶搞这种行为,在传统媒体上难以出现,因为,从编审到刊载、播出,需要经过多道手续。但网络却比较简单,只要略有网络知识,就很容易把恶搞的东西发布上去,成为网上信息。目前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恶搞现象,如恶搞英雄、恶搞经典、恶搞名人等,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果。
四是断章取义、夸大事实。很多网站在新闻的取舍上,过于注重新闻的看点,而忽视了新闻的教育作用。如在对贪官案件的报道中,一些网站总是想方设法报道贪官的丑闻,贪官的情事,贪官的床第之欢。在报道一些社会新闻时,有些网站也不注意社会影响,更不注意新闻的负面效应,夸大事实,对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的影响。
以上列举的这些新闻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列入“垃圾新闻”之列,与当下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加以整治。
那么,怎样不让网络成为“垃圾新闻”的集散地呢?
第一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鼓励网络媒体多宣传报道正面的信息,对一些社会新闻,要注意从正面的角度进行报道宣传,切忌把正面新闻反面化。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把网络管理与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八荣八耻”等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要加大对网站的检查考核力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垃圾新闻”之所以横行,与一些网站的办网方针有关。有些网站片面强调网站的浏览量和新闻点击率,却忽视了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每年对网站进行检查考核,每年考核居后几位,社会反响较差的,应予以停业整顿,甚至关闭。
第三要加大网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以致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四要加快网络立法。网络立法是保证网络文明的关键。目前,之所以频繁出现恶搞、恶意炒作甚至编造假新闻等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