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NGO媒体合作沙龙初记
2007-01-29

著 作 人 :浅水 (vim)
网  站 :浅水笔记(http://vim.growup.net.cn)
版权协议 :F-KPL (http://www.sitsing.com/fkpl.htm) 
特别说明 :本文章可自由转载使用,任何个人或者机构可以非独家免费使用,但使用前请向作者履行告知义务(相关联系方式请查看其网站),且使用时以上版权信息未经著作人同意,不可修改或删除。

      26日下午参加了NPO信息咨询中心举行的一个NGO与媒体的交流活动,由梁晓燕(天下溪负责人、《民间》杂志主编)同志主持,这是NPO信息咨询中心今年将做的一系列的媒体和NGO交流活动的第一场,来自于传统媒体和NGO组织的约十多家单位的同志们欢聚一堂,共攘那个盛举的说。

  活动分了两部分,先由绿色和平(就是那个经常做环保维权工作的国际环保组织)的刘海英同志做了一个关于环保NGO与媒体合作调查报告的说;第二部分在梁晓燕的主持下,做了一个比较精彩的交流和对话。

  比较赞的是,毕竟都是做社会工作和文化工作的同志,思维都很灵活,讨论的意愿和表现都明显的比较积极,整个沟通过程都很有氛围,不似一般中国人的会议那样沉闷。活动的详细信息和记录,等待NPO纵横的同志们来整理和共享,下面简单的说一下我对于活动和同志们的个人印像。

印象

  印像最深的是梁晓燕老师,在开始做补充教育以来,已经多次听到同志们说到她的名字了,尤其这次来北京之前,几个朋友都介绍了说天下溪的梁老师应该见一下,宋宗合还给了她的电话,还没来得及联系,这次就先见面了。基本印像是:思路很清晰、全局观很强、很有亲和力、而且很可爱的一老太太:)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杨国琼同志倒是基本没怎么发言,有点意外,可能主要忙着做一些幕后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去了,也可能是粉虚怀若谷,为了办好后面的几场系统活动,正在学习和研究呢,活动结束后,一直见到她和梁老师在一起讨论活动的情况以及以后要注意的事情,希望后面的活动更精彩,可惜到时候就不一定能在北京参加了,可以考虑在上海也张罗一下同类的活动。

  绿色和平算是大名鼎鼎,与WWF的学术化和良好的政府关系相比,其虽名为“和平”,实为环保斗士,有着很鲜明的公众参与度和社会性格。这次让人更印像深刻的是:在他们高调的社会宣传公关之下,扎实而细致的调研、准备工作和对数据和细节的重视,非常严谨,值得学习。

  公益中国的尤抒忱和梁芳同志,关注的问题比较具体,紧密围绕自身工作,讲了一下公益中国网站的一些互联网、媒体和NGO结合的内容,央视广告而告之的背景,可能会让他们的工作有一些不同于专业和公众媒体的视角和资源,尤抒忱同志的性格和名字倒是比较靠谱,比较欣赏:)

  前央视记者朱凌同志整个活动中一言不发,最后倒是私聊的比较多,不过和NGO工作倒是不太有关系。给人印像最深的是她的名片,有够环保,是在一张废纸的反面自己打印的,实在是让人感叹,不过我坚决不准备学习,这种名片实在是太容易被人当废纸处理了:)

  一加一文化的解岩也让人印像比较有深,他们的工作是残疾媒体人的培养,一个很另类的服务方向,据说很有名,不过个人不了解。主要印像深的是,虽然他本人也是一个残疾人,但感觉上很乐观和很有想法,一点也没有给人什么弱势群体的印像,很赞。

  其它参加的人员还包括比较知名的机构,如:富平学校、中国发展简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市民杂志、梁濑溟乡村建设中心等,来不及深入交流,先关注着,以后继续深入~~~

  最后要检讨,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表达欲过强,急于表达观点,经常和同志们抢话头,全场的说话时间估计和主持人差不多了,占用同志们的表达时间了,见谅见谅,反省反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