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2 南方网 张魁兴
1月18日11时许,包工头谭彪和50多名民工聚集到位于乌鲁木齐市解放南路的亚鸿大厦门口,准备再次向亚鸿房地产公司讨要工钱。事前选出的十几名工友代表刚走进大厦,便被保安拦住。双方发生争执时,亚鸿大厦物业公司经理和大厦保安部主任竟向大厦保安发号施令:“把他们赶出去,往死里打!”十几名保安拿出准备好的砍刀、菜刀、棍棒,冲向民工。(1月21日《中国青年报》)于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
当农民为了改善生活或找一条活路,不得已走上外出打工之路,可是等待他们的依然是一条坎坷之路。农民工出力,用人单位出钱,这本是正常的现象。然而现在,欠薪似乎成了一条通用的“潜规则”,几乎找不到不欠薪的用人单位。于是,讨薪就成了农民工不得不付出的“义务劳动”,而且有时侯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孰不见媒体上讨薪被殴打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发展到对讨薪农民工下死手“往死里打”的骇人地步!
欠账还钱,本是天经地义,而如今欠薪不仅成了天经地义,欠薪者还敢对讨薪者“往死里打”,何以如此呢?也许有人要说,欠薪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往死里打”也是极个别现象。这,笔者也不否认。只是,根源在哪里呢?近年来,政府也加大力度帮助农民工讨薪,甚至连总理都出过面,可是农民工工资依然在欠。为什么?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原因不外乎这三条,一是用人单位黑心,二是没有政策保障,三是监管部门不作为。
笔者以为,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一些人和城市的一些人没有把农民工当回事。农民工的人格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尊重。同样的劳动,农民工从来没有得到过同工同酬。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一些人心里农民工就矮半截。在如此大环境下,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公平公正,你不逆来顺受,就要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沉重代价。往死里打农民工,除了打人者的法律意识缺乏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打人者一方那里还没有把农民工当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试想,如果农民工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有尊严,同工同酬,用人单位不敢欠农民工工资,那农民工何来讨薪一说?在用人单位那里,如果农民工是和他们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被小看,他们敢殴打农民工,敢对农民工说“往死里打”吗?有新闻说,去年很多省调高了最低工资,似乎是公德一件。在我看来,最低工资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公,同工同酬,按劳取酬是法律的规定,也是公民社会的底线。法律不守,底线不保,调高最低工资有什么可宣传的?
对农民工敢“往死里打”,不只是法律的问题,更是事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和谐问题。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其背后的根源问题。
相关链接:农民工不是工人?
如果随机问一位广州市民:你是否了解农民工的处境?估计大多数人一时答不上来。也许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农民工工作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