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3日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何桂山
资料图片

女大学生无法忍受身心的玷污而跳楼,致其死亡的真正杀手是根深蒂固的女性贞操观。
在女性的生命和贞操之间,国人历来重视贞操而忽视生命。不堪受辱而死可获得广泛的赞誉,强忍悲痛而生则受到社会的鄙视和唾弃,这种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遭受性侵犯的女性生不如死,往往不得不选择死亡。生命高于一切,在面对性侵犯而无力反抗时,女性应选择“宁辱勿死”的方式保存生命而不是“宁死勿辱”。对此,他人无权说三道四,女性也不必顾忌社会的看法,毕竟,生命属于自己,逝去将无可挽回。
其实某些传统观念扼杀的又岂止女性,男性也是受害者。如听来颇显国人气节的“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类的话语。士到底是被辱好还是被杀强?三个典型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一是司马迁受宫刑之事,一是韩信跨下之辱之事,三人受的都是奇耻大辱,若都死抱着“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条一死了之,又哪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又哪来流传千古的《史记》?又哪来名载史册的韩大将军?所以,在面对无可奈何的侮辱时,保存生命才是适当之策,然后为社会作贡献,成就大事业,这才是真气节、真胸怀、真气魄。
观念杀人无形,陈腐观念杀人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赵白帆分析说:“从高淇的遗书和给老师的信中,可以看出她对性的认识趋于保守,认为‘逾越了界限就是肮脏的、受辱的’。”[全文]
需知:心理危机,是每一个、每一群人,都可能遇到的,如果他(们)被置于某种特殊的境况中的话。那完全是正常的、甚至可以预期的,就象气候变化可能让人感冒一样。譬如:士兵从战场上下来、尤其是参与了平民杀戮,就完全可能遭遇心理危机(就象越战后和最近的美国军队中所发生的那样)。一场灾难后,那些丧失了亲人的家属,可能会有心理危机(所以国家防灾系统中需要加入心理安抚这一子系统)。工作中受到了压力、挫折,人也可能会有心理危机(所以美国一些公司在医疗福利中专业有心理医疗一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