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捐助公益:等价交换?
2007-01-18

2007年01月18日  来源:广州日报 

    每逢节假日,不少单位、企业都到青海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捐赠财物,搞活动、献爱心。但一些人的做法却令人生疑:有些捐赠者要求福利院带着残疾儿童参加理发店的开业典礼、歌舞厅的商业演出,有的捐助单位甚至“威胁”如果不在指定版面、指定时段刊播相关新闻,就要讨回捐赠的物品(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一位曾经捐赠过财物的企业经营者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企业付出就要取得回报,企业得不到天上掉下的馅饼,所以也不会把馅饼白白送给别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质上歪曲了企业捐助公益的性质。

    对公益事业的捐助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弘扬的是一种精神,即关心弱势群体,奉献一片爱心。说白了,对公益事业的捐助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更不能把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引入对公益事业的捐助。

    对公益事业的捐助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被捐助者并没有强求任何个人或企业必须要对其进行捐助,因而捐助者也不应将“等价交换”原则强加于受捐者。比如,对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捐助者,要求福利院带着残疾儿童参加理发店的开业典礼、歌舞厅的商业演出,是违背受捐者意志的,也是对受捐者人格的侵犯。这种对受捐者人权的侵犯,也是不能允许的。

    对公益事业的热心捐助者,不论是个人和企业,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媒体对公益事业的热心捐助者,特别是对一些典型人物和企业予以宣传和表扬,形成人人关注弱势群体、热心慈善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是媒体应尽的责任。但是,在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有的捐助单位甚至“威胁”如果不按照要求刊播相关新闻,就要讨回捐赠物品,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捐助者以捐助换取宣传回报,也是一种“等价交换”,违背了公益事业捐助活动的自愿原则。

    总之,企业捐助公益不应引入等价交换的原则。捐助公益就要索取回报的企业,是不会受到人们尊重的,最终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杨金溪)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