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话题:星巴克开进了故宫,已营业6年。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博客上发出抗议,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故宫里的星巴克。(资料图片)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在故宫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这里开了6年。近日,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其博客上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昨(15)日,芮成钢告诉记者,博客贴出后,点击量陡增50万,许多网友表示支持。不过星巴克方面尚无表态。
“故宫星巴克成西方笑柄”
芮成钢介绍,几年前他陪同美国的几位友人到故宫参观,当看到故宫内的星巴克时,外国友人哑然失笑,“我当时也觉得挺尴尬的,星巴克怎么开到了这样神圣的地方”。
芮成钢称,因为工作的缘故,他采访了全球300多个跨国公司总裁,包括比尔·盖茨等人,他了解到,“故宫里的星巴克”已经在西方上层社会传为笑柄,“许多西方知名人士也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 [全文]
焦点:请先问询故宫“不自重”
芮成钢把矛头对准星巴克,不敢苟同。吉姆说,星巴克是在故宫的主动邀请下才把咖啡店开进去的。这意味着,首先是故宫没有觉得星巴克开进故宫有什么不妥。既然故宫主动发出了邀请,星巴克哪能考虑那么多。如果说这是星巴克对故宫的“不尊重”,那也首先是故宫的“不自重”。中国人如果生气,那也应该先拿故宫管理者是问。芮成钢不说故宫的事儿,却把矛头直指星巴克,岂不谬哉?!
芮成钢强烈要求星巴克主动退出故宫,可人家与故宫却是订了租赁合同的。租期未到而退出,就意味着星巴克要蒙受经济上的损失。芮成钢难道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吗?其实,星巴克离开故宫有两种路径:一是主动退出,二是被赶出去。如果芮成钢及其他国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那么首先应该要求故宫马上把星巴克扫地出门;如果故宫还懂得自重,那就应该立即与星巴克解除合约——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向星巴克支付违约金。
要让别人“尊重”,自己先要“自重”。芮成钢若要兴师问罪,首选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身边的故宫管理者,而不是万里之外的星巴克公司。
盛大林(河南郑州 作家)[全文]
——双边对话——
星巴克大中华区副总裁翁以登说,我们一直尊重故宫的传统文化,这个店已经有6年的历史,自身经营良好,满足了游客需要,而且一直很低调,在店外根本看不到星巴克的牌子,星巴克6年中没有利用这个店特殊的地理位置做宣传。
针对是否撤店的问题,翁以登表示,星巴克和故宫之间有签订协议,目前没有考虑撤店的问题,芮成钢的提法只是他的个人见解。
昨日,故宫博物院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故宫方面已注意到此事,近日将会对此做出公开回应,以澄清和解释此事。[全文]

星巴克改造前
●故宫动作 九卿朝房外看不到星巴克
文字牌2005年已摘掉
记者了解到,星巴克所使用的古建在历史上是九卿朝房,其外部挂有星巴克标识的文字牌已于2005年下半年摘掉,目前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关于星巴克的标识。整体建筑风貌已经与周围建筑保持一致。昨天,记者在故宫内见到了摘掉标识的星巴克所在地——九卿朝房,虽然内部仍在营业,但外部的标识却已不存在。
对此举动,冯乃恩表示,我们不是针对网上出现了声音才采取的行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单位,故宫从2005年就开始了对院内经营网点的问题进行调整,所有网点将进行重新规划,使其风貌要与整体适应和谐,不对游客产生突兀的参观视觉。[全文]
——观点杂谈——
在故宫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这里开了6年。近日,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其博客上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相关报道见A13版)
“星巴克”虽是国际著名品牌,但没有相关部门的允许它是绝对不可能进驻故宫的,事实也正是这样,我们的相关部门不仅允许,还主动邀请。故宫的商业位置谁都清楚,这么一块几乎寸土寸金的场所,连国内许多商家都可望而不可求,你把“道”打开了,人家岂有不“笑纳”的道理?[全文]
笔者认为有几点应该引起注意。首先,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出面协助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个人的努力以及广大网友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故宫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文物管理机构应该出面协调,尽快解决。其次,全国类似星巴克等洋玩意把店开设到“故宫”的情况很多,例如,这边在祭拜祖先,那边洋快餐大肆叫卖,音乐四处环绕,真是莫大的讽刺。这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亵渎,是在糟蹋祖国的瑰宝,赚取不义之财。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清理整顿活动,把这些糟蹋祖国文化的洋玩意搬出“故宫”去。再次,国家文物、文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文物、祖国瑰宝的管理,严禁有辱祖国文化和文物的东西进入里面,要制定出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 [全文]
故宫里开设星巴克的争论,实际上应该回归到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商业社会生存的问题。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保护缺失的现状已经十分严重。在大量的历史遗迹周围,出现了许多现代商业符号,二者不协调地共处一地,甚至后者堂而皇之地侵吞前者的空间。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担忧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世界各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和谐相处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在国内,前一阶段上海石库门新天地的改造也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认可。如果我们要保护故宫的纯粹性和完整性,那么除了星巴克,故宫中的许多商业销售摊点是否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处置?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用一种专业化、而非情绪化的方式,来讨论这个本身就有很强专业性的问题。 [全文]
以一人之力挑战星巴克这样的跨国企业,再加上央视主播芮成钢要谈的是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成功与否尚不必说,至少这种勇气是值得称道的。问题在于要理由得当。看到请星巴克搬出去的理由多数来自外国人,来自“许多西方知名人士也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的时候,让人不免觉得这种文化焦虑背后还缺少点什么。
文化保护既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又是一个本土化的命题。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既有全球通用的法则,也有各国自行确立的标准。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又面临商业主义巨大冲击的国家来说,界定文化遗产的公益价值极为重要。如果故宫的管理者确立故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益价值,从传统文化的保护出发,就会慎重选择引入跨国商业品牌经营,而不至于在后来引发如此之多的争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