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话题:故宫里开了星巴克
2007-01-17

2007年01月17日   星辰在线
 
 
  圆桌话题:星巴克开进了故宫,已营业6年。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博客上发出抗议,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此举引发网友热议。(详见本报今日A/06版报道)

  存异:故宫星巴克,可以吗?

  难以认同“故宫星巴克”

  西方文化挟裹着资本话语大举入侵,现在又“太岁头上动土”,难道我们还要装成天朝上国“雍容大度”的模样继续自吹自擂?
  故宫里的星巴克,它是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隐喻,在喧哗的商业大潮中,古老的寂静不存在了。虽然故宫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星巴克而坍塌,但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维护本土文化的决心,总有一天,所谓5000年的优秀文化传承,就会一朝中断而“难以为继”。
  故宫是该有这么一个地方供游客休憩。但为什么偏偏是“星巴克”?“星巴克”是美国消费主义精神的代表符号,这与暮鼓晨钟、苍凉威严的紫禁城能和谐搭配吗?就像在西方的教堂里,吹吹打打敲锣打鼓举行纯中国式的民间婚礼,老外们会认同吗?
  林金芳(江西南昌 大学教师)

  “故宫星巴克”有何不可?

  游览故宫的西方人很多,星巴克的存在,无非是适应其饮食习惯,借以赚钱。既没破坏故宫的恢弘气势,又没阻挡故宫的任何一个景点,怎么就成了西方人“对中国紫禁城记忆感受的一部分”呢?
  在任何一个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和文物古迹本身都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出于“原汁原味”的需要,那么,被“驱逐”的不仅有星巴克咖啡,还应该拆除所有电线、砸碎所有照相器材、将公共厕所消灭。纯粹的中国文化里,这些都是不具备的。
  唐人街建到了纽约,没有美国人惊呼中国文化“侵犯”了美国。咖啡店一出现在故宫,就必须驱之而后快。难道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见到西方文化,就如同遇上了洪水猛兽吗?宽广胸怀何在?
  朱述古(四川南充 公务员)

  焦点:请先问询故宫“不自重”

  芮成钢把矛头对准星巴克,不敢苟同。吉姆说,星巴克是在故宫的主动邀请下才把咖啡店开进去的。这意味着,首先是故宫没有觉得星巴克开进故宫有什么不妥。既然故宫主动发出了邀请,星巴克哪能考虑那么多。如果说这是星巴克对故宫的“不尊重”,那也首先是故宫的“不自重”。中国人如果生气,那也应该先拿故宫管理者是问。芮成钢不说故宫的事儿,却把矛头直指星巴克,岂不谬哉?!
  芮成钢强烈要求星巴克主动退出故宫,可人家与故宫却是订了租赁合同的。租期未到而退出,就意味着星巴克要蒙受经济上的损失。芮成钢难道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吗?其实,星巴克离开故宫有两种路径:一是主动退出,二是被赶出去。如果芮成钢及其他国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那么首先应该要求故宫马上把星巴克扫地出门;如果故宫还懂得自重,那就应该立即与星巴克解除合约——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向星巴克支付违约金。
  要让别人“尊重”,自己先要“自重”。芮成钢若要兴师问罪,首选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身边的故宫管理者,而不是万里之外的星巴克公司。
  盛大林(河南郑州 作家)

  众生:从“星巴克风波”看国人心态

  这场风波,各方粉墨登场,再次暴露出国人面对日渐汹涌的东西方经济和文化沟通交流,在理解判断方面尚存的一些方法论偏颇——对很多事情,往往都要提升到不必要的高度进行诠释,并且往往以先验的情绪主导理解,沉湎于为自己的固有经验寻找“佐证”。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刊发了一组题为《中国人误读的世界》报道,报道分析:先入为主,以偏概全,选择自己中意的角度,将自己的理解或意愿牵强地加在别国民众身上,是导致理解偏差的重要原因。
  “将自己的理解或意愿牵强地加在别国民众身上”,这或许可称作“抒情病”。这种“抒情病”的症候,是由于区分不清历史和现实而认知滞后;由于区分不清“文学”和现实而表达空洞。在这种“病”的影响下,某些国人面对一些事情非常容易感情冲动,不能将冲动化为理性冷峻的对策分析,只沉湎于为伤感而伤感,为兴奋而兴奋。在文化交流和推介中,以单纯赞颂或批判代替了内容的表达本身。对外来观念往往选择性接收,同时又将自己的信息选择性推广和解释,这导致了我们对世界和世界对我们的误读。
  可以说,如何以一个更为客观准确的角度理解世界、以及向世界推介我们自己,是我们迄今仍然没能解决得太好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这将成为我们竞争能力方面的重大缺陷。
  郭之纯(河北邢台 公务员)


  求解:以大国素养来谈文化遗产保护

  我更愿意把星巴克作为一个有刺激性作用的提示符号,它提示我们去关注其身后鳞次栉比连绵不绝的故宫商铺,实际上那些商店的问题比小小的星巴克严重得多——至少星巴克故宫店还算是含蓄的、内敛的。
  空谈的价值从来不会超过扎实的文化维护和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扎实努力的工作——可是,它却是艰辛的、繁琐的、困难的,远没有口水来得痛快和轻松。
  然而,能不能把辛苦的工作做好,却恰恰考验一个大国的素质。中国是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保护好故宫的风貌,我们是有国际承诺的,我们是祖先文化的继承者,我们也是有责任的。这份责任就是真正爱护故宫、保存其本来面貌,就是对故宫“文物展示”和“游客休憩”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细致的思考、严肃的设计和科学的安排。
  故宫面积很大,游客走累了渴了,要喝口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下,都是人之常情,怎么对待游客的客观需求,其中大有学问。故宫内不是绝对不可以经商,如果选择一块文物价值最低的后寝区,专门辟成游客餐饮购物休息区,低价规范经营,管理部门再在整个故宫内开行休息接送车免费接送,这样不比现在整个故宫内到处都是经商点更好吗?只要真有诚意去想办法,文物风貌保护和满足游客需求的矛盾是可以妥善协调的。
  毕竟,故宫首先是一处大型文物,然后才是一个景点。星巴克所引出的,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真问题、大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拿出精力认真思考和解决,星巴克所代表的所谓文化冲突的问题,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我们自己尊重传统文化了,别人想不尊重都不行。
  也许,这正是大国之大所体现的自信,所自然释放出的文化包容力和成长力。
  汪洪波(安徽阜阳 文化从业者) 
 
 
来源:新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