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我国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这是时隔近二十个月之后,中国油价的第二次下调。汽油价格下调无疑是顺应民意之举,很多网民就此发表感言。聚焦热议,一些网民把此次汽油降价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看作是一场姗姗来迟的“春雨”,从中也能看出他们对探讨多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期待。 ——网友观点聚焦——
新华网友 :国家发改委的汽油降价和铁道部的春节票价不上调一样,都是新年伊始给百姓带来的利好消息,是落实和谐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真正反映市场价值规律的重大举措,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经济价值本身。其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能不能也拿出这样的勇气和气魄,让百姓更多感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淡淡孤烟:这场春雨般的降价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我们毕竟等到了这一天。看着新闻里的图片,看着明确的4.90元的大红价签就知道,连续一年多的油价上涨终于结束,下降通道开始打开,消费者可以暂时不必再为油价以及油价带来的连锁涨价而过分担忧。 滑力加:前两天还在说油价暂不考虑降价,还要等到春节后再看看国际油价的走势。今天突然就降了,虽然只是降了一点,但总算是降了。发改委的降价行为,并不能得到人们过多的赞赏。因为现在国际油价是两位数地跌,而国内油价还是在跳小步舞曲。 爱nimen!:汽油降价了,广大车主可以省一笔钱。像汽油这样重要战略能源的价格,是长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决定了整个社会重视能源节约与新能源的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合理地调整汽油价格是经济规律使然,但要注意适应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而保障多数消费者的基本生活少受影响。
淡淡孤烟:汽油价格下调固然令人兴奋,但探讨多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则更值得期待。因为,国际油价已经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保持了一段时间,这正是我国新的价格机制出台的最好时机。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比现在更加灵活,人们肯定会享受到比现在更多的实惠,也就是说,新机制出台之后,老百姓的利益将会得到更多保障。 新华网友:此次汽油降价无疑是顺应民意之举,究其原因,多数人也都认为和国际原油价格下降联系在一起。在消费者看来,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形势下,这次国内油价下调似乎是迟来的“爱”,而且,令人遗憾的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并未随这次降价消息同步推出。 太和殿:油价上涨或下调不是根本,相关部门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通过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来规范石油行业,对企业进行监管,防止它们高悬石油利润不放下来。而石油企业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研发,提高炼油能力,这样可以实现节能降耗,还能提高我国石油行业规避国际原油市场风险的能力。 新华网友:现在石油产品的消费涉及了千家万户,迟迟发布的汽油降价决定,对广大汽油消费者是个利好消息。但为什么这样的“惠民”政策如此姗姗来迟?关键是国内石油产品的定价机制问题。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设计一个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让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相呼应,形成一个连动的机制,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相关链接——
此时,距离舆论发出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质疑已经快半年了。换言之,本次降价理由,实际上差不多半年前就已经成立。与接轨国际油价上涨的速度相比,接轨国际油价下降的速度,显然要迟钝太多,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双重标准让国内消费者十分郁闷。而且,其中还相伴了人民币的多次升值,石油巨头进口石油的成本下降了,消费者购买成品油的价格却我自岿然不动。有人计算,此次油价下调幅度甚至还不及人民币升值幅度大。 事实上,自去年七月开始,“高空跳水”的国际油价已经给了国内“看跌派” 充足的论据和最好的措辞,而二00七年新年之后国际油价洞穿五十五美元大关,创下十九个月来的新低,更是令岿然不动的国内油价招来口水无数。 而今日的油价下调无疑是顺应民意之举,但在外部观察者看来,技术性下调油价似乎难竟全功,因为放宽视野不难发现,舆论聚焦热议多时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并未随这次降价消息同步推出……
消费者对这次调整期待已久。当国际油价去年从每桶78美元的高位坠落时,降价呼声一直未断。消费者认为,既然国内油价挂钩国际价格是上涨的理由,不能只跟涨不跟跌。但是,油价一直没有下降。今年年初,国内几家大石油公司负责人解释,国内油价并未完全接轨国际价格,目前价格仍然倒挂。 大型石油企业的答复言犹在耳,价格却终于屈从于市场力量进行了调整。有分析认为,一方面国际油价加速滑跌。纽约期货市场近日一度跌至每桶51.8美元。另一方面今年1月1日起,我国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允许不同市场主体进入,加快了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国际油价下调时机,建立起国内外油价良性互动机制…… 内容转自新华网 ICE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