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油价下调是顺应民意之举[图]
2007-01-14

时评:油价下调是顺应民意之举
2007年01月14日 08:32:17  来源:中新网

漫画:此前国内油价岿然不动受到质疑 中新社发 唐志顺 作

    停摆多时的中国油价调整表14日终于对外呈现最新数字:自14日零时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二百二十元人民币,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九十元人民币。这是时隔近二十个月之后,中国油价的第二次向下修正。

    此前中国国内此起彼伏的“跟涨不跟跌”的舆论质疑声,令这次油价调整似乎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二00六年中国油价调整的两个时点分别为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而在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二00五年,中国共调整了六次油价(包括一次降价)。二00六年下半年始至今,亦是国际油价掉头向下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一贯持之的“小步快走”调价战略却一直按兵不动,给舆论沸腾的外界划上了一个大大的且耐人寻味的顿号。

    事实上,自去年七月开始,“高空跳水”的国际油价已经给了国内“看跌派” 充足的论据和最好的措辞,而二00七年新年之后国际油价洞穿五十五美元大关,创下十九个月来的新低,更是令岿然不动的国内油价招来口水无数。

    而今日的油价下调无疑是顺应民意之举,但在外部观察者看来,技术性下调油价似乎难竟全功,因为放宽视野不难发现,舆论聚焦热议多时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并未随这次降价消息同步推出。

    “只闻楼梯响”是一年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留给外界的深度印象。尽管这一年来各路媒体竞相不厌其烦地揣度这份重量级方案的出台时间,但至今无一命中。

    事实上,与调控当局此次调低油价的谨慎步调一致的是,牵动各方利益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宏阔深远、影响面众,谨慎稳妥推进亦在情理之中。

    毋庸置疑,过山车式的国际油价运行曲线并不足以对油价调整做出支撑,这亦是中国调控当局选择在国际油价连续十多天稳定在六十美元之下时才出炉调价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在去年年底中国全面开放成品油市场的大背景下,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一朝不出,那些技术性上调或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做法便只能停留在“权宜之计”的层面上,调控方也无法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漂亮转身。

    因此,中国油价调整之后的下一个动作值得期待。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本月底,中国有关部委及三大石油巨头等相关企业将聚首全国石油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是次会议能否催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使得“另一只鞋”应声而落,为市场所拭目以待。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于晶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