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心态折射社会心理危机
2007-01-13
本月以来,连续两起“看客”围观轻生者跳楼的报道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先是3日《天府早报》报道的成都一女子欲跳楼轻生,围观者起哄“哦哦,快跳”。接着是10日《海南日报》报道的海南省一名30多岁的男子跳楼,围观者中有人喊:“要跳就快点跳啊!”致使这名男子跳楼后不治身亡。
  
  笔者在怀着极其沉重的心看完这两则报道的同时,也注意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时评家们对看客围观的麻木行为和丑陋心态进行了口诛笔伐。但我在痛心之余,始终认为这些纯粹道德意义上的批判已经不足以唤醒这些冷漠和麻木的灵魂。而应当谋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尽早铲除这民族的劣根。
  
  纵观社会中出现了那么多看客的丑闻,产生了那么多津津有味欣赏别人轻生恶劣行径,传出了那么多诸如“快点跳下啊”的叫嚣,。如此亵渎生命和道义的行为举止,已让这个社会现存的良知越来越少,让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愈加稀薄,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日渐式微,让这个本来人与人之间可以和谐共处的社会,平添了诸多不和谐的杂音。
  
  众所周知,对于看客的批判,早在鲁迅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但这么多年来,看客热衷围观惨痛场面的现象,非但没有减少甚至大有欲演欲烈的趋势。设若问为什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是在就事论事,而没有去深究看客心态的成因。没有问一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自私和冷漠?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漠视他人生命?也许,这才是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和扣问的关键所在。
  
  我以为看客的心态恰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首先那种对社会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以及对情感的淡化,还没有脱离原始社会沿袭下来的野蛮的生活习惯,以及封建社会中,民众没有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意识,由于他们曾经大都是被统治阶级,处在社会最低层,从而使他们处于社会从属地位,处于一种对别人的感受置若罔闻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和习惯。其次,随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泛滥,拜金主义已经严重影响了公民的道德素养。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总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私心态,处于一种对别人的生命和感受始终漠视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漠视他人生命的“看客”心态,实际上蕴藏着社会情感冷漠的巨大悲哀,更折射出社会心理危机。它不但严重腐蚀了人们的道德感,而且严重影响到两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在指责看客行为的同时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看客心态的成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使他们及早摆脱这种心态,提高人性的热度,促进社会温情的回归。
[稿源:红网]
[作者:严高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