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涨价问题还不如一份白菜重要?
2007-01-11

2007年01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赵志疆

    “2007年春运应该彻底停止涨价,因为春运涨价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自山西太原发出一封致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特快专递,呼吁铁道部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春运期间停止票价上浮。(1月8日《检察日报》)

    据悉,郝劲松此举既缘于担心铁道部2007年春运继续实施涨价方案,同时也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北京市民姜海程在火车上吃了份价格达15元的白菜一事,经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批示后,武汉客运段领导专程来北京向姜海程道歉。“我听后颇多感慨,一个乘客吃不饱这样的小事,都能劳部长批示,春运涨价涉及到多少乘客的合法权益——这远比一份白菜要重要千万倍!”

    “天价白菜”事件一度沸沸扬扬,最终该列车的餐车长因“工作失误”被停职,铁道部相关人士则表示,“这趟列车属于极少数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列车。”铁路部门对事件的定性是,餐车擅自提高了餐费的标准,不过公众显然对此并不满意——15元一份的白菜存在暴利,12元一份难道就不存在暴利了吗?相比之下,春运涨价确实涉及到更多乘客的合法权益,但是涨价方案始终都是遵循铁路部门的统一部署,春运涨价的年度性发作并不是哪个列车擅自提高的票价,对这一问题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姜海程维权成功本身就属于偶然。虽然事情最终得到解决,但体现出来的却是“领导批示无小事”。当郝劲松同样满怀期待地寄出信件的同时,领导批示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检验重要与否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一份白菜还是春运涨价,重要与否取决于能不能得到领导的批示,而并非涉及多少乘客的切身利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曾经表示,姜海程的做法可以成为消费者与垄断行业博弈维权的一个借鉴范本。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可以从姜海程那里借鉴到维权意识,但仅有维权意识显然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应该懂得通过既定的合法程序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得到领导的一纸批示。

    郝劲松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其一贯的“维权斗士”形象,然而在与铁老大的较量中,他却一次次败下阵来。去年12月1日,他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一案在北京市中院一审落判,法院当庭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依法维权屡屡受阻,郝劲松不得已退而借鉴姜海程给领导写信,这本身就是一种倒退和失败。正因为如此,如果说普通民众借鉴姜海程使人感到欣慰的话,郝劲松借鉴姜海程则更多地使人体味到无奈和悲哀。

    春运涨价的主要理由是“分流客流”、“削峰填谷”。但是,方便旅客、在包括春节的时间内运输旅客本应是铁路部门的天职,铁路部门怎能用涨价的方式阻止旅客出行呢?而受涨价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那些农民工和低收入群体。

    如果郝劲松无法像姜海程那样幸运地得到领导的垂青,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明春运涨价问题还不如一份白菜重要。但愿结果不是这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