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天下女儿心,三位女大学生的故事
2007-01-10

顾兆农
 
  2007年01月09日
 
 
  同是荆楚女儿,同为瘦弱女孩;同样是大学生,同样的苦孩子;同样的境遇,同样的品格;同样的艰难,同样的人生境界:陈敬道,2005年毕业于湖北师院的一个瘦弱女孩,用单薄的肩膀,一边上学一边挑起赡养父亲的重担。大学毕业后,她又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带着病父去农村支教;刘芳艳,历经千辛万苦,带着独自一人在家的盲妈妈来到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求学;武汉大学的学生黄来女一边以惊人的毅力、乐观的人生态度,克服巨大的困难,独自伺候着重病的父亲,一边出色地完成着自己的学业。

  这三位湖北女大学生的感人事迹,2006年的人民日报先后都报道过。

  尽管她们目前生活得都十分艰辛,但她们都以顽强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坚持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以青春少女的美好年华谱写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篇。

  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家庭和谐,离不开物质基础,但如果没有感情的力量,物质再富有,家庭也未必和谐。

  社会保障制度再完善,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家庭的所有困难,更何况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健全。社会的关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它永远代替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家庭成员首先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担负起赡养老人和呵护病人的责任。三位女大学生是社会的楷模,是当代大学生的骄傲。

  如果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一种规律,属常态的话,那么,儿女心是否可爱,则说不定。相对老人而言,年轻人处于家庭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对体弱多病的人而言,健康的家庭成员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试想,如果没有这三位女大学生忘我的、感天动地的孝行,他们的爸爸、妈妈的处境,就一定会比今天更难。正是因为有了她们的爱,才有了她们家庭的和谐。

  爱是可以传递的。刘芳艳说:“因为有爱,所以才不放手。”在这个问题上,三位女大学生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才有了一样的举动: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心呵护着灾难中的父母。这种爱,感动了善良的群众。刘芳艳走在荆门的马路上,曾有素不相识的人给她塞过钱,在商店购物,有时她会被免去付款;黄来女正是在武汉大学师生和武汉市民自发的支持下,帮助父亲迈过了一道又一道甚至在医生看来都迈不过去的坎儿。刘芳艳把部分社会的捐款通过学校,转交给了其他困难的同学。这种穷也能关爱他人的义举,困也能兼济天下的胸怀,更让人动容!陈敬道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到农村去支教,她以这样的方式报答社会的关爱。

  三位处于极度困境中的女大学生,不怨天、不怨人,自力更生,奋发向上,诚实劳动,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劳动可以改变生活。这样的人生态度,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孝敬父母的能力,与那些无病呻吟虚度人生的行为相比,无上荣光。

  三位女大学生是可爱的,她们以美丽的青春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点缀着美丽的时代。三位女大学生是可敬的,她们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新一代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

  《人民日报》 ( 2007-01-09 第04版 )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