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从来是正义之师和平之师
2007-01-08

杨毅 
 
  2007年01月08日 


  
 
  近日,中国公布了歼-10战斗机研制成功装备部队的消息,马上引来国际上某些人炒作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浪潮。有人说,歼-10战斗机性能超过美国第三代战机。还有人说,歼-10战斗机装备中国军队,对东亚地区的空中作战力量平衡造成了冲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综观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主要特征,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世界主要国家加紧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创新军事理论,加快军队转型。信息化对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军事技术时代差仍在拉大,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正规军。但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在世界范围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领域中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还在继续扩大。中国军队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离建设信息化军队距离更远。

  为了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特别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前提下逐步加大了对国防和军队的投入,加速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在有所选择地引进少数先进的飞机、军舰等武器平台的同时,也加大了自主创新地研制新型武器装备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包括歼-10战斗机在内的部分武器装备研制有所突破甚至实现了较大的跃升。但是,单个武器平台的升级不能代表整个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总体提升,特别是不能标志着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大幅提高。许多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都承认,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整体上比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至少20年。

  对中国拥有全方位军事优势的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一方面四处围堵各国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的渠道,极力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极力阻止以色列、波兰和乌克兰等国向中国出售军事装备。另一方面,在舆论上经常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企图把中国推向“被告席”。这种做法的战略用意是:通过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来妖魔化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操纵国际舆论对中国国防现代化进行“战略围剿”,实现策略上的“先发制人打击”。他们把“中国军事威胁论”当成“紧箍咒”,通过这种舆论造势来污损和压制中国,诱使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进程中陷入“安全困境”。

  中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发展进攻性军事能力。军事能力建设应该是攻防兼备型的。但是中国攻防兼备的军事能力决不是用来对外扩张的,决不是使用这种军事力量去侵略和欺压别的国家。我们的军事力量是在我们的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进行反击,作为一种战略防御力量遏制任何对手,使他们不敢轻易对我们进行军事讹诈和军事侵略。我们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就是遵从孙子“慎战”、“礼战”的思想,这是与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相辅相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既是威武之师,更是和平之师和正义之师。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1-08 第01版 )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