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农业大国:以后谁来当农民?[图]
2007-01-08

转自新华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是在宁夏红寺堡一处粮食收购点,两位妇女正在堆放玉米(2006年11月10日摄)。2006年秋季,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喜获丰收。新华社发

  编者的话

    最近,一位大学生给我们来信,说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帖子,引起青年学人的纷纷议论,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篇帖子说,陕西某县有关调查机构对当地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到总劳动力人数50%以上,而后果是农村剩下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与此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当代中学生看不起农民也不愿当农民,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于是,发帖者疾呼:以后谁来当农民?

    在如今这个追逐时尚的浮躁年代,每每总有网络精英一不留神便大获成功、房地产大鳄一夜暴富、歌星影星一转脸儿就成了大学教授的种种神话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于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不想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君不见,有“开明”的大学要开高尔夫球课程,有“前卫”的幼儿园办起了学前MBA班。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8亿农民的大国里,我们关注的焦点总不该遗忘农民吧——毕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发展也不该“输在起跑线上”。

    这篇“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上疾呼”,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反映了今天热切关注新农村建设的青年学人的困惑。新年伊始,《思想者》特别就“农业大国:以后谁来当农民?”为话题,发表两篇不同视角的文章,为的是探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如何发展,也为的是“真理越辩越明”。 

    当患后继无人?

    这世界变化快,快得令人不可思议。曾几何时,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民大国,8亿人口土里刨食,转眼间,就开始让人担忧起“还有没有人种地”的重大问题来。然而,我以为,这篇“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上疾呼”,的确值得人们做一些“不那么冷静”的思考。 [详细阅读:农民大国:当患后继无人?]

    以后谁来当农民?

    为了全面了解劳务输出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陕西省某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于去年深入所属的乡镇及所属的乡镇中学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详细阅读: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 

    另一种思考
 
    看了这篇“网上疾呼”,我的感受是喜大于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大势所趋。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必然性

    我国目前有2.5亿左右的农户,耕种了约18亿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半公顷耕地。依靠这样一个土地面积生产粮食,平均每个农户每年也就能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这还要依靠一个好的市场行情和好的气候条件。这样一个收入水平连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都忍受不了,又怎么能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青年农民要找出路,要打工挣钱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

    一个坏处与两个好处

    总的说来,现在好的劳动力跑到城市,剩下所谓“素质差”的农民搞农业,有一个坏处和两个好处,但坏处也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大。劳动力素质差,当然不利于农业发展。但要注意,现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了,一些老人和妇女有可能承担原来需要强壮劳动力承担的工作。 

    如何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政策?

    我看在一揽子政策措施当中,最重要的是就业政策的改进。有那么多农民想进城,可城市哪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呢?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很难呢!这是人们常常提到的问题。但在我看来,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有关方面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样子。国家GDP连年猛增,但就业却越来越难,这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详细阅读:我对“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另一种思考]

==延伸阅读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陈二厚 姚润丰 董峻)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时至年终,盘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时,农业无疑是亮丽的一页。在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推动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关键词,中央和地方“好戏连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稳定、完善和强化,9亿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 >>详细

  == 时评 人们为什么不愿当农民 ==

    中国虽然是个农民国家,但作为这个国家主体的农民却处在社会链的最末端。鄙视农民、看不起农民的观念,深植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包括深植在农民自己心中。很简单的例子可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一些贪官犯罪后,在法庭上请求宽恕时,都说只要能留他一条命,他哪怕下乡种地都可以。种地的农民,其社会地位之低,可能就比囚徒强一点点。城里人看不起某人,常说的一句经典语言就是“你这个农民!”一些晚会拿农民开涮以获取笑声司空见惯。农民的社会地位如此之低,谁还愿意当农民? >>详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