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研究称旱灾导致唐朝衰亡(图)
2007-01-07
核心提示:德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旱灾引发晚唐的农民起义,导致唐朝最终崩溃。相同的,玛雅文明也是因遭遇类似情况而灭亡。


大唐盛世缘何衰落?(图为游戏资料)

中国日报网站特稿:延续近三百年的唐朝被视为中国最辉煌的盛世之一。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气候变迁可能在唐朝的灭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晚唐时期经历的多年旱灾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导火线之一,并导致帝国最终崩溃。同时期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美洲玛雅文明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拉尔德豪格率领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在中国广东雷州半岛的湖泊沉积岩通过钻孔提取的岩心样品。他们认为,岩心中钛元素含量和磁性能提供揭示东亚古代冬季季风的强度。在正常情况下,冬季季风期和夏季季风期交替,在夏季带来丰沛降雨,冬季则相对少雨,气温也在一定幅度内变化。

研究发现,过去1.5万年中,有三个时期的冬季季风过强,而夏季季风过弱,每次都导致一段异常寒冷而干旱的时期。前两个时期是在冰河纪,而后一个时期大约在公元700年至900年间,这与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统治时期部分重合。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唐代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在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爆发“怛罗斯战役”,结果唐军战败。这次战败使得唐朝在西域,即今天的中亚地区呈现退却之势,加上公元755年又爆发“安史之乱”,唐代从此衰落。但豪格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连年旱灾导致了农业歉收,这是农民起义作乱的重要原因。

研究还指出,这次气候变化不但影响东亚的唐朝,太平洋彼岸的中美洲亦受影响,神秘的玛雅文明在公元1000年左右突然消失可能也是因为这次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在玛雅人生活过的委内瑞拉卡里亚科(Cariaco)盆地同样提取了沉积岩岩心样本,分析表明,公元9世纪左右加勒比海地区出现了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其中公元810、860及910年左右的旱灾尤为严重,这可能导致了玛雅城市的荒芜。

豪格研究小组的报告4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中国日报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