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03日 08:23: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1月2日专电(记者罗国芳)过节发短信祝福,已是现代人互相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崇尚“礼尚往来”,在短信时代,你是否“彬彬有礼”呢?
今年26岁的杨先生是短信祝福的忠实拥护者。逢年过节他常会给朋友群发祝福短信,他告诉记者:“听见手机不断发出的短信回复声,就像很多朋友过节敲门拜访一样;遇到收短信不回复的人,就会感觉别人对自己的祝福不理睬,有点没礼貌。”
采访中,许多“手机短信族”认为,除了不回复短信,在与人交谈、走路、上课等许多场合发短信也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给适当的人发适当的短信,被公认为是“短信交往”的基础。
社会学专家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互通短信、互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但这种新形式交往尚需“礼”字当头。由于人们对短信的重视程度不同,收发短信可以由自己的喜好决定,但情感的交流不能长期单线流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得到反馈和回报,因此在收到节日祝福短信时回复感谢之意并表示同样的祝福,则是一种起码的礼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