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再有真伪之辩?
2007-01-01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150多名学者联合签名上书,要求废除“伪科学”提法。宋正海在信中向有关部门提出三大“恳请”,“恳请学术界彻底搞清‘伪科学’定义,恳请谨慎使用‘伪科学’一词,恳请将‘伪科学’一词剔除出《科普法》。” 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何祚庥等院士直指这件 事“非常荒唐”。此消息在网上发布后,在网友中间激起千层浪。仅在网易一家网站上,这条新闻的后面已有1200多条评论。网友们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人数更众,乃至语涉刻薄。有网友甚至讽刺说,“一千名骗子联名提议,取消‘骗子’这一说法。”一时间,科学的真伪之辩被推向前台。继不久前同样在网上引起巨大声势的中西医之辩之后,这一事件成为另一场人声喧哗、观点鼎立的大辩论,且两场辩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挺宋派 科学应该更宽容

  宋正海认为,高高擎起伪科学这根大棒,会一棍打杀了那些不符合西方科学体系标准的民间科学。而对于那些“水变油”之类的众所皆知的伪科学事件,他认为,应该称作错误的科学,科学只有正误之分,而不应该有真伪之辩。对于宋正海的说法,高校生物学教授李女士表示赞成。李女士认为,人类的科学史本来就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科学界应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容许那些看上去像是“异端邪说”的东西存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哲学、玄学等等也是反映自然规律的手段。科学不应该成为一种教条,一种绝对标准,它的概念应该更广泛,不能简单地把不符合西方实证主义方法的东西就排除在外。西方实证主义科学只能说是目前的主流科学,主流之外还有非主流,还有另外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科学显然应该更宽容一些,这样才能促进其本身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王江武也比较认可宋正海的看法,他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或然性的概念,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真理的科学,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也往往会发现其缺陷所在。譬如说,牛顿的力学理论在当时被当成科学真理,但它只能在绝对时空的前提下成立,随着相对时空的发现,这一理论也被“证伪”。科学与事实逻辑结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他看来,也就不存在伪科学这一说,伪科学本身就是个伪概念。目前所提的伪科学概念,是相对于西方所认可的主流科学而言的,在西方主流科学之外的东西便被称为伪科学。这其中本身就含有西方中心论的意味,是西方话语霸权的又一次体现。“西方人如果承认自己还没有穷尽真理的话,就不应该打击科学以外的东西。”王江武说。

  挺何派 “一群很八卦的人做的八卦事”老牌“打假斗士”、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又一次站到了辩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他干脆直指提名取消伪科学的宋正海之流“大多数都是支持伪科学的。他们实际上是为假冒的科学找借口”。而对宋正海指责其打击传统科学,何祚庥的回应是:“真正的科学是打不倒的,一打就倒的肯定是伪科学。”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士刚,他对宋正海联名上书的态度非常鲜明:“这只是做不出什么事情的人,制造一些机会鼓噪一下出出名。任何一个严肃的科学家,都不会去做这种事。我都不屑去辩论,说了降低我的身份!”至于宋正海所要求保护的“传统文化以及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战性的科技原创性成果和民间科学”,何士刚拿中医做比方,“我是不看中医的。中西医的分别,其实应该说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区分。中医和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理论十分相似,别的国家也有放血之类的疗法,也能看好病,但这不是科学。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可重复性,但中医没有,看同一种病,20个中医会开出20张不同的药方,完全不可重复。在西方,传统医学早已没有市场,而在中国,很多人推崇中医,主要是放不下这份情结而已。我不否认中药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将其现代化,提炼出其中的有效治病成分,但一经提炼,岂不就是西医了吗?”

  律师观点 莫让伪科学对科学称霸

  上海市人大代表、高级律师、法学教授薄海豹宋正海恳请“将伪科学的提法从《科普法》中剔除”,并且指责《科普法》从某种程度上成了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对此,上海市人大代表、高级律师、法学教授薄海豹并不认可。他说:我反对将宋先生将伪科学的概念从《科普法》剔除出去,理由有三:首先,我认为当前并不存在宋先生所称以科学名义大搞文字狱的情况,学术争议是正常的,持不同观点也是可以的;其二,退一万步讲,宋所说的情况都存在,从他的所有论据也得不出要从《科普法》取消伪科学的论点,因为《科普法》第八条写得很清楚,是用科学精神来倡导科学,反对和抵制伪科学(注意不是封杀),更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学的名义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如果宋先生的故事成立,那只是一些不懂科学的人打着反伪科学的旗号,做了不科学的事,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这和真正的反对和抵制伪科学没有关系;其三,真理本来就是越辩越明,哪怕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辩明,但如果宋先生的观点成立,那岂不是只让非科学的东西甚嚣尘上,而科学在旁边只能默不作声,使公众被误导,岂不是伪科学对科学称霸?!

  链接

  ◎伪科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伪科学“指违背客观规律,冒充科学理论用以骗人的错误的知识体系。”2002年《科普法》第八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