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现案频发,究竟害了谁?
2006-12-30

2006年12月30日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陆文军、张丹丹   
 
    信用卡可以用非正常的方法套现,已成为一种公开的秘密。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的事件屡屡发生,最近,这股暗流又一次侵袭上海……

    随着许多“信用卡代客套现”的广告悄然现身互联网,上海近日在国美、苏宁等电器卖场屡屡发生信用卡套现案。持卡人与某些“中介机构”串通一气,利用多家银行与国美等电器合作的分期付款业务及银行透支资金的免息期限优惠,进行虚假交易,“巧妙”套取资金,中介可从中获得20%的高额佣金。

    据一家中介机构自曝内幕,有时仅周末一天就能帮助“客户”套现30万元以上,如此推算,中介一天就能获得6万元的佣金,对中介机构来说可谓“无本万利”,但同时却损害了国美等电器卖场、银行、持卡人三方利益,负面影响广泛。

 

资料图片

    电器卖场:蒙上了内部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的阴影

    上海某家报社记者前往国美电器一家分店暗访,发现信用卡套现畅通无阻,“轻松方便”。只要有“中间人”的引见,持卡人就能顺利地在该店利用信用卡在办理分期贷款后,成功套现。持卡人除了向中间人支付18%的中介手续费,在刷卡时还需支付2%的分期手续费。

    “信用卡套现”事件经媒体曝光之后,国美公司高层人士表示,国美的分期付款流程没有问题,“国美并没有只提供提货单而不出货,所有的交易都是现实存在的,货可能是被中介人员提走了。”据该人士讲述,几大银行(招行、民生、广发、建行、中行)已经就此事前往国美调查,确认国美分期付款的流程本身没有问题。同时,国美内部也进行初步调查,没有发现员工和中介勾结,一切行为都是那些非法中介人员的个人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信用卡套现案明显是利用了银行监管和商户管理的漏洞,类似国美等大型卖场,最主要的特点是现金流充足、交易量巨大,所以有人就盯住这个特点进行混水摸鱼,超大型商业企业自身必须做到严格监控,尤其是对现金流向的监控。

资料图片

    银行:坏账率上升,金融风险加大

    据那位“中间人”介绍,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这5家银行的信用卡均可进行套现。即使卡内额度已经用完,中介也可根据信用卡在指定商户空卡贷款,额度多数为信用卡的消费额度,而且原有信用额度也不会因此而改变。此外,记者还被告知,他人的信用卡也可以进行套现,如果同时提供他人身份证,手续费大概在22%至26%;如果没有他人身份证,手续费就提高到40%左右。这就意味着没有设置密码的信用卡丢失或被盗后,随时有可能被人利用套现,潜在风险很大。

    信用卡套现案涉及银行众多,门槛又相当宽松,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发卡数量急剧上升的同时,管理不趋于严格反而放松,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趁。

    银联方面消息,预计2006年全年发行信用卡有望实现300万张,明年银联信用卡发行量预计能达到一千万张。卡量急剧增加的同时,银行对信用卡和对POS机的管理却没有同步升级,存在很大漏洞。

    上海金融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的鹿长余教授说,我国银行不但乱发卡,而且有的还雇用中介机构发卡,层层转包后,各种申请信用卡的“猫腻”也逐渐增多。中介机构往往能够“创造条件让申请人材料达标”,这些手法包括制造虚假的申请人收入证明,更有甚者将申请人挂靠到自己开的空壳公司上进行批量申请,几乎是到街上拉个人就能办信用卡,这样的发卡方式怎么可能有效管理?

    同时,按照相关规定,POS机要安置在固定地点,不能随意转移。但由于近年来POS机发放体系上的变化,银行和特约商户间的联系减弱,难以对POS机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据了解,在韩国等其他国家,已经发生过由于过多发放信用卡导致有的银行在信用卡上出现了大量坏账而倒闭的现象。虽然中国经济这几年处于上升期,因大量失业而导致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国已经存在坏账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因此信用卡套现事件频发,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大大提高。

资料图片

   消费者:信誉度随时会受损害

    除了用虚假身份办卡套现的公司、机构等,信用卡套现案还有两种个人套现情况,一是持卡人本人因资金急用而套现,二是偷用他人信用卡进行套现,两者均会影响套现者的信誉度。

    银联方面提醒,一旦发现持卡人进行非法套现,银行方面会采取止付卡片和冻结账户等措施,持卡人的套现行为也将被记录在案,直接影响其个人信用记录,以后再向银行借贷资金就会非常困难。

    不仅如此,北京天睿律师事务所华建明律师认为,银行客户在与银行办理信用卡开户手续时就会自然生成一种商品消费的协议,如果客户用卡去套现就违反了与银行建立起来的信用协议。刷卡方和持卡方是建立在一种虚假的事实上才进行交易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果情节严重,还会触犯刑法,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无论是刷卡方还是持卡方,都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还有,在中介代还款、特别是托管卡的过程中,持卡人不能掌握信用卡的还款状况,一旦非法中介停止支付或者刷取了大量现金逃匿,持卡人将不能及时获悉并偿还,而超过3个月不还款,就可能被银行以恶意透支告上法院。届时,持卡人可能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而面临诉讼风险。

    针对信用卡被人利用套现,上海银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妥善保护自己的相关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来从事违法活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