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请贫困户吃海参不行吗?
2006-12-30

近日,沈阳市铁西区计划出资300万元,启动2007年两节期间“送新衣、送医药、送年饭”活动,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像葱烧梅花海参这样的“硬菜”都可以点单。

  给贫困户的惊喜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改善一下生活,给贫困户一个惊喜,让贫困户尝尝大菜的滋味,也在情在理之中。能否维持日常温饱生活,属于日常性的社保基金救助范围。即使这道大菜不吃,并不能解决贫困户的贫困现状。中国的传统,过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吃喝玩乐,特别注重改善一下生活,享受一下口福。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他们日常生活就是粗茶淡饭,有的甚至多少天舍不得吃肉。过年了,不但让他们吃上肉,而且让他们也有机会尝一尝“大菜”,是人之常情,也是救助贫困的一种新形式、新理念。

  馋解不了,心寒了不少

  这送菜上门究竟是谁想出的馊主意?送菜上门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每户只能选择一个菜,全家人面对这样一个硬菜,如何下箸?究竟是感动还是伤心?解完馋,打完牙祭,又得回到原来的粗茶淡饭。兴许馋解不了,心寒了不少。300万,近万户贫困家庭,120万去做年夜饭,平均每户300块钱中的1/4去做了一道菜。真不知道我们的民政部门是怎么想的。300块钱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年的油盐酱醋问题也许就解决了。这送“海参甲鱼”上门的送温暖更像是一场秀,它根本不可能代表贫困群众的民意,充其量是某些人的别出心裁罢了。扶贫帮困是我们民政部门的责任,但是在送温暖活动中所谓的花样翻新似乎不妥。真正考虑我们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踏踏实实地帮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年终突击送温暖,这才是真正的顺民心,暖民意。


  “大菜”年夜吃不如“小菜”天天吃

  政府“埋单”请贫困户、低保户年夜里品尝“大菜”,谁能保证没有借机冒名、揩油贫困户、低保户饭菜的?况且,吃这一顿“大菜”也难以体现政府对贫困户、低保户真实关心形象。毕竟,这样规模的“年夜饭”必定会引起媒体的关注。那么,在媒体的闪光灯下政府不免有作秀和赚取“爱民”噱头的嫌疑。而贫困户、低保户们即使吃了这顿“年夜饭”也未必说好。贫困户需要的不仅是年夜那一顿饭的奢侈和口福,与其年夜吃一顿“大菜”感恩政府的关怀,不如让贫困户、低保户们天天都能吃上“小菜”更得民心。

来源:《北京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