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春晚不应是大腕的“团年宴”
2006-12-29

2006年12月29日 来源:工人日报 

    虽然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但是烹饪央视春节晚会这顿除夕年夜饭的大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丰盛的菜肴了。而记者也了解到,今年最令春晚剧组头痛的就是原料紧缺———一批大腕将有可能缺席春晚。(12月26日法制晚报)

    宋丹丹坦言惧怕春晚,决定去美国过年;范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马季弟子们沉浸在悲痛中,无暇顾及节目。这些在春晚上风光多年的大腕,一个个将缺席春晚,难怪“剧组也很着急”。

    在笔者看来,少了大腕少不了老百姓过年,没有大腕地球照转。因为,春晚本来就不应该是大腕的“团年宴”。

    不可否认,这些大腕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拿手好戏:宋丹丹那一张“老太太脸”写尽沧桑,笨拙的范伟那看似不经意间的一招一式,让人忍俊不禁,马家军贴近老百姓的一个个“包袱”,更是让观众喷饭。以至于这些大腕成了春晚上的常青树,似乎没有他们就不成其春晚。

    但是,民间还有句俗话,叫做“好话重三遍,鸡狗不耐烦”。一些大腕的基本功扎实,同样的本子让他们来演,也许要比一般演员效果要好,观众更爱看。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大腕社会活动多,今天在北京演出,明天拍戏到海南,有时候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半用,很难抽出成块的时间,静下心来深入生活、精心创作。于是,大腕频频“吃老本”,赵本山和范伟仗着自己是大腕,竟然把一根拐杖在春晚上卖了三年。自己演得越来越勉强,观众也看得越来越烦,如此大腕的节目不再上春晚,对于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来说,有几个人会感到遗憾?

    是的,相对于新人来说,大腕有名气,能提高晚会的收视率。且不说这些大腕不是生就的大腕,也是从一个不知名的演员,一步一步走向春晚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演员,他们演的节目也比大腕毫不逊色。记得有报道说,赵本山当年到央视,提着茅台找关系,不就是为了上春晚?既然可以把一个普通演员培养成大腕,为何这些大腕就不能让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总是几个大腕在台上转,这样的春晚岂不自贬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小剧团”?

    春晚是个面向全国的大舞台,本来就不应该是个别大腕的“团年宴”!大腕缺席春晚,说不定还会有几名新人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让老百姓真正开开心心过个大年。不信,咱们就“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高君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