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现代快报
教育部透露正在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此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提过类似观点:“比如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12月25日《北京晨报》)
一年考七次?有没有搞错呀?据说美国就是这么玩的。不过得看看咱们的国情,别一提美国就赶紧拿来用。不错,美国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但它却包容了对学生整体素质评价的内涵。人家素质教育机制已经形成,所以别说一年高考七次,就是十次也没啥。咱们一年搞七次高考可不得了,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现在的高考越来越像一个重大节日,对家长来说就是“压倒一切”。就连一些政府部门也将高考视作特殊时段,一些地方搞交通管制,戒备森严,氛围紧张,空气凝固。我们试想一下,一年搞七次这样的高考,连巷子口的老大妈都要郁闷:哪个月没有高考呀?让俺到街上逛逛去!
高考制度的确非改不可,但不能照搬外国模式,而且关键不在一年搞几次考试,在于如何与素质教育对接上,如何让学生和家长、政府、社会都不觉得累。那种只学人家皮毛,不研究深层次配套措施的一年七次高考,就像爆米花一样,炸完一锅再接着炸下一锅,至于炸熟没有,是否“开花”,无从知晓,难道让又一次“重大”改革就这样先“热闹一回”再说?
(张少华 福建 教师):一次性高考之所以让人心伤神疲,主要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使然,多次性高考虽然未能在根本上改变高考性质,可它对高考体制进行“化整为零”的技术性处理,将使这种竞争强度得到某种程度的缓和,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而这,无疑是此举的善意所在。
现在的矛盾不是集中在高考制度的存废上,而在于对高考具体操作模式的选择上。严格来讲,任何国家都有类似于中国的“高考”,只是国情差异,致使各国“高考”各有不同。比如,加拿大就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各大学是根据个性要求自主确立学生选拔制度的。而日本“高考”与中国近似些,日本高中生要过二道考试关才能踏进大学,其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每年有近千万高考考生,而高校与社会就业岗位都是有限的资源,这注定中国高考模式再怎么变化,也不可能在根本上避免高考竞争激烈这个基本态势。但高考制度设计者并不能因此而选择旁观,而是仍应该在体现最大人文关怀与公平公正前提下,对高考模式进行必要性探索与改革。对这种改革,舆论应该抱有一种善意的期待,而非一味的批评。鉴于此,我以为,多次性高考虽然不是理想高考模式,但由于它体现了更大程度的公平和人文关怀,不失为现有高考制度下的一种次优选择。
新闻背景:教育部酝酿高考改革 研究多次考试方案
2006年12月25日 国际在线 (来源:北京晨报)
本报讯 (记者 代小琳) 高考一考定终身,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这一观点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主张不谋而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
昨天,21世纪教育论坛——“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
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提出,高考改革的方法就是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提过类似的观点。在前不久举行的大学校长论坛中,朱清时明确提出,“高考不能废除,但必须要调整,比如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朱清时说,作为高校来说,我们希望中学能把高中三年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变成全省统考,对考生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考核,这6次的考试和高考在升学中的比例各占一半,这样做更能如实反映学生的成绩。
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30周年,教育部透露正在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注意到了“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这种呼声,将认真研究讨论这一建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同时透露,未来将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以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