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卡通王巴伯拉18日在洛杉矶去世,他是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创始人之一;2天后,中国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也在北京去世。相信很多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缅怀这两位曾经给许多心灵带来欢乐的人。他们人走了,笑声长留人间。 >>>>>>马季死了,我给中国相声鞭尸
对《猫和老鼠》的感情,萌发于我的童年时代。大概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光景,电视还是稀罕物,这个动画片,是在邻居家蹭墙角看中央台的节目时见到的。那时候的生活清苦、劳累,电视机前的笑声就显得特别珍贵,而《猫和老鼠》老少咸宜,笑料贯穿始终。后来学了点自然科学的知识,还发现其中不乏知识的含量,只是夸张了一些。开心之余,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猫和老鼠无论怎样被打、砍、压扁、扭曲,都可以恢复如常,不死的Tom和Jerry的斗争没有血腥,永远都充满了喜剧色彩。
等到成年了,也有孩子了,就忍不住去买了《猫和老鼠》的全套DVD,同两岁多的小儿坐在一起,在电视机前一同哈哈大笑,生活因此变得特别美好!
而对马季的记忆,更多是来自过去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的感受。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手段,常年在外面读书奔走,到了年底,才有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先吃团圆饭,然后一家子就围着14寸的黑白电视机,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受到很多批评,举国同庆的模式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逐渐被冷淡,但当时的那种感受,真的是很温馨,这其中,就少不了马季等人的相声所带来的欢乐。
马季的去世,被认为是相声时代最后落幕的象征。相声这种表演艺术日趋没落,有人说是因为大师相继驾鹤西去,更多的观点认为是艺术形式不可避免的嬗变,就像我们历史上经历了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变迁,有的东西达到了巅峰就注定成为绝唱。而作为艺术大师本人,他们的生命也注定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是,他们的杰出作品却会更长久地存在,不同时代的人每一次重温他们的作品,也就在精神的层面复活了大师,重晤了那些逝去的灵魂。
坦率地说,直到巴伯拉去世,我才把《猫和老鼠》与他连接起来。我不了解这个人,但我清楚地知道,作品就是他的灵魂,是他人生最有价值的结晶,一种可以延伸的价值。早在两千年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意识到个体在历史中的地位问题,只有参与并创造了历史过程的人,才可以进入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放在一个更宏大的历史层面,巴伯拉或者马季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给人们带来的笑声,始终回响在历史的长廊上,经久不衰。
转自: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