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0日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记者 禹志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QQ聊天、视频通讯等等已经为广大社会群体所接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这种前卫的娱乐方式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长沙市,两名男子通过网上聊天,将多名年轻女性约出见面,然后对其实施抢劫、强奸。案件已经侦破,让人不解的是,犯罪分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为何却能屡屡得逞?在亦真亦幻的网络时代,年轻女孩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还亟待增强。

资料图片
罪恶之手伸向年轻女网友
在某网站的长沙聊天室里,两个网名叫“付费找女”和“钱找人”的男子非常活跃,他们不断地和不同的女性网友搭讪、攀谈。在交谈中,他们不遗余力地宣称自己又帅又有钱,在博取对方好感和信任后,就不失时机地提出见面。然而,当这些女网友答应见面时,她们却不知道自己早已经成了犯罪分子的猎物……
长沙市警方提供的资料显示,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叫范斌、黄社勇。两人通过上网QQ聊天认识,不久便纠结在一起吃喝玩乐,由于都没有经济来源,为了维持他们每天的开销,两人便商量共同实施抢劫。
范斌、黄社勇的抢劫对象为年轻女子,他们作案的过程是:由范斌通过QQ聊天的方式,以“付费找女”、“钱找人”等网名与受害人进行聊天,在取得对方信任后提出见面。黄社勇使用假身份证提前开好房间,并准备好砍刀、胶带等作案工具。当范斌将受害人约至房间内时,埋伏在隐蔽处的黄社勇迅速冲出,手持砍刀威胁受害人,两人用胶带将受害人的手脚捆绑住,范斌对受害人进行强奸,然后再将受害人的钱物洗劫一空,迅速逃离现场。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待,从2006年6月起至8月3日被警方抓获,两人以这种上网交友、约见网友的方式实施抢劫、强奸达4次。

资料图片
犯罪分子为何轻易得逞
“恶魔网友”的案件虽然已经侦破,却留给人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名叫做“青山绿水”的女性网友说,犯罪分子很狡猾,他们宣称自己又帅又有钱,不少年轻女孩对这样的男孩子比较向往,因此才会同意见面。

资料图片
在长沙市某银行工作的杨小姐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也成了社会交往的重要一环。但是,网上的朋友良莠不齐,一定要学会甄别。初次见面应该选择商场、餐厅等公共场合。
侦破此案的长沙市特巡警支队干警介绍,犯罪嫌疑人之所以每次作案都强奸受害人,就是吃准了这些受害人的心理,认为这些年轻女性被强奸后爱面子不敢报案。他们正是利用受害人的这种心理,每次都达到了抢劫、强奸的罪恶目的,而且每次在同一地点作案也不害怕。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章辉美说,一些女孩受害之后不去立即报警,以便让犯罪分子落入法网,这是由于传统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使受害女孩不敢公开其受害的信息。社会舆论对失贞女性还存在一些不公正待遇和歧视、偏见,女孩自身将受到性侵犯看成是一种屈辱性的遭遇,不愿受到社会舆论的再次伤害,并没有考虑到类似事件可能给更多的女性带来伤害。
专家呼吁关注女孩网络安全教育
章辉美认为,在此类案件中,女孩们之所以容易上当,有几大原因:首先,网络技术的虚拟特性以及高度的仿真性导致未成年人无法区分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别。在此类案件中,每一个受害女孩在与犯罪实施人现实接触前,都被对方在虚拟世界中所扮演的关心、体贴、美好的虚假形象所吸引,期待对方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像网络世界中一样真实、善良、美好。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的社会行为,在网络世界中同样存在,甚至由于网络世界的隐私秘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而更缺乏现实社会的监督和制约,这种假、恶、丑现象的辐射效应会更加严重。
其次,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家庭的关爱,青春期心理中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急于找到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在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更容易上当。此类案件中的受害女孩们一般都存在年龄小、涉世未深、存在一定的青春期反叛心理和网络成瘾心理。这些女孩们大多处于追求个人人格独立自由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期,对家庭的打、骂等粗放式教育方式普遍反感,虽然在经济上还必须依赖家庭的支持,但大多女孩都希望自己有独立的生活隐私空间和自由,而虚拟网络恰好能迎合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求。
此外,大众媒体对网恋等题材的过度渲染和不加批判的态度,对网络虚拟技术的负面作用和副产品缺乏深刻认识,缺少独立的批判精神,而是为了各种利益动机迎合网络人群的心理需求,导致一部分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模仿网恋等行为,并且在学生群体中存在从众心理和一定程度的猎奇心理,很容易使处于青春期的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女孩产生姑且一试的心理。
章辉美认为,要加强女孩的网络安全教育,家庭、学校要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的责任,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承担起监管职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