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69周年祭——
(ICE整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12月13日,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2月13日,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937年的今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惨遭杀害。
今天,是30万遇难同胞的69年祭。
——————史实:南京大屠杀——————
![]() 北票台吉南山万人坑中被活埋的劳工尸骨 ![]() 大石桥镁矿虎石沟万人坑局部 67年前的“七.七”,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而东北人民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尤甚:从1931年的“九·一八”到1945年的“八·一五”,整整的14年的苦难史。逝者如斯,今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们,我们的青年一代,他们还记得这段历史吗?还记得“万人坑”吗?。 “‘万人坑’?我们没听说过!” |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抗战胜利后,甲级战犯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详细]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摘自《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梅桑榆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东条英机求死不得
日本战败投降后,盟国占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战犯。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并称“战争三狂人”的东条英机,在日本甲级战犯中自然“名列榜首”。
这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于“九·一八”事变后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七七”事变前夕升任关东军参谋长,1938年任陆军次官,次年转任航空总监。1940年至1941年任陆相时积极主张扩大侵华战争与准备对美英战争,1941年10月任首相,同时兼任陆相、内相。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又兼任军需相与总参谋长。当日本败局已定,于1944年7月下台。[详细]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
[详细]
——————见证: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南京梦魇》制片人朗恩·约瑟夫■供图/约瑟夫
■他曾为写南京大屠杀之书努力了20年
■他自费拍摄纪录片《南京梦魇》
■他希望向世界传递南京大屠杀真相
一个美国人,自费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纪录片,有望于明年夏天在日本放映。
这部名为《南京大屠杀———南京梦魇》的纪录片英文和中文版目前已制作完成,在美国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地已免费公映50多次,获得良好反响。[详细]
安妮也是藏在古老建筑的夹层房里之间,可是我们那位少女却藏在不到两三尺高的天花板里,渡过四个月的难关。尔后因为汉奸组织了“大道政府”,日方也想买好民心,才结束这段公案。
做和尚亲见日军杀人
我所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几乎都在城外——沿长江一带。敌军是由金山街登陆,绕到南京城南进攻。我所守护的光华门正首当其冲。敌军攻击重点既在城南,我所退却的方向只好朝北,走出挹江门,到了长江江边。由于渡江的船只不足,我被挤落江中,再度游靠江岸。
我既失去部队的掌握,只有沿江而下,到了上元门——也是南京沿江的一座城门。由于坚壁清野,所有沿江的民房都经破坏,只有上元门一所小庙名为永清寺,占地约六亩,而庙宇只有三小间。我投奔到那里,为寺僧所收容,其中是三僧两俗:两位和尚都七十开外,一位是三十锄头的矮小徒弟;两俗是一个七十开外的施主,一个是七十左右的老农——因茅屋被破坏而寄食寺中。[详细]
苏老告诉日本听众:我们不是在反日,而是在反战。
接待老人的是日本“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60周年全国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成立9年了,每年都邀请几位幸存者、见证人赴日出席他们举办的证言集会。他们既有从事日中友好的人士,也有华侨。
一位访问过呼和浩特的日本朋友,特意把厨具搬到现场,亲自为老人做日本料理。日中友协全国青年委员会委员长横见幸宪放下自己的工作,开车从冈山赶到大阪接送老人,并先后领他去鹫羽山、舞子看濑户、明石跨海大桥,游览江户时代仓敷的老街,参观神户移情阁的孙中山纪念馆。从12月6日到达日本后,邀请方的松冈环、林伯耀等就照顾苏老的饮食起居。
老人说,在日本有不少人是中国人的朋友,有一些人是在努力从事日中友好事业的。苏国宝真心希望中日两国不再发生战争,应该建设好各自的国家、和平友好相处。 [详细]
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是谁?也许对不少人来说,他们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数字,是一个模糊的群体概念。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有一面“哭墙”,上面只刻了3000多个遇难者的名字,与30万人相距甚远。在此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的12名研究生,今夏完成了一个“创举”——抢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他们调查出有确切姓名的大屠杀死亡人员1343名,不知名死者6018人。(据9月23日《南方都市报》)
历史在这12名研究生的手中,无疑正在具体化。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69年后,当我们将当年的悲惨一幕,再次落实到每一个有名有姓的个体,也就是那些曾经无名的历史承受者时,他们曾经遭受过的磨难被重新复活,而且历史穿越时光活生生被展现和传承给了后人,这对当年那些无辜死去的冤魂,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告慰。[详细]
2003年2月,潘开明走了;
2004年12月4日,李秀英走了;
2004年12月16日,彭玉珍走了……
这三个都是南京市民极为熟悉的幸存者,如今,只剩下他们的声音依旧在控诉当年日军犯下的罪行。
潘开明:从死尸下爬出来的
日军进南京前,潘开明白天剃头,晚上拉人力车。日军进城的第2天,他们闯进潘家,把潘开明抓走了。到第3天下午2点多钟,用绳子把他捆起来,和300多人一起押到下关煤炭港。大约快到下午4点时,到了煤炭港,他们把人集中起来,用机枪扫射。潘开明眼冒金花,突然昏过去了。后来,死尸把他压在底下,直到晚上九十点钟他才醒过来。抬头一看,还有几个人活着,有的被绳子捆着。他们互相解开绳子以后,就各奔活路。潘开明顺着铁路,走到江边把身上的血洗掉,然后去附近人家要了一件衣服穿上,一天之后才逃回姑妈家,得以幸存。[详细]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9周年纪念日——“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
“南京大屠杀,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不免一阵沉重。为了忘却的纪念,殊不知,这纪念,更是一份哀伤!一份沉痛!一份深思!
从我们记事起,人民对“小日本”、“日本鬼子”的骂声不绝于耳,“12月13日”这个让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耻辱日子,想到日本鬼子丧尽天良的兽行,想到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奸淫掳掠,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实现和平、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和不懈追求。因此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能忘却日军曾经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耻辱。[详细]
《环球时报》11月27日报道,美国一个阵容强大的电影制作班底,正在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内容的影片,准备于明年正式公映。而一部名为《南京梦魇》的纪录片已在美国各地热映50多场,每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走廊、门口和窗外都站满了人。读罢消息,感想良多。
明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当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这一惨绝人寰的血腥罪行,除了日本极右翼组织、政客和保守媒体诬为“捏造”和“谎言”外,世界上那些有良知的人没有忘记。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我们该怎样记住历史?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无疑,美国人正在拍摄的这部影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记得当初这部影片刚投入拍摄时,有消息见诸报端,不久就有一位读者在电话里质问,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来拍这部影片?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民族的这段屈辱史?他言不成声,泣不成句,掩抑不住的又是对日本侵略者血腥屠我父辈的痛恨。我终于了解,他是基于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心理,认为民族的伤痛揭不得。只是他不明白的是,这样屈辱悲绝的历史,早已超越了这样的传统观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