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让人心寒的“留守家庭”惨剧
2006-12-12

童大焕(北京 媒体从业者) 
 
  这是一幕让人心寒的“留守家庭”惨剧:在安徽宿松县华阳河农场五场10队移民新村,一位留守母亲因常年有病猝死床上,2岁的留守儿子被困身亡!(12月10日新华社)

  这样的场景令人不堪回首:“母亲死后,无人照料的两岁小孩,爬到门边去开门,无奈打不开。由于门窗紧闭,小孩哭声微弱,没能引起邻居注意,天已寒冷,孩子连饿带冻离开了这个世界。”更令人难堪的是,死者周围均有人家,西边还是一家商店,整天有一批打牌的人,人来人往,但邻居们却没有一人发觉。要不是十多天后,死者丈夫的江苏省老家有人远道而来看望孩子,这一对母子的死讯却还不会被发现。而这十多天里,死者的家里彻夜亮着灯光!

  凄惨悲凉的个案虽为典型,但其背后的“老弱病残妇幼”留守问题却是当今自由流动社会的普遍现实。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分别高达2300万、4700万和1800万。在这个人口高度流动而权利发展明显滞后于自由流动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撑而存在的关系被打破,个人(包括外出打工人员)日益成为原子化的存在,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这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风险,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单独面临的风险。为了共同抵抗和降低这个风险,一方面,我们必须从根本的制度上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的各项公民权利,以最大努力确保家庭不因人口的流动而被“分拆”。另一方面,面对已经迫在眉睫的留守“老弱病残妇幼”问题,我们呼吁强有力的政府和“社会”,应该由政府牵头,成立各种各样的民间互助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互助访问,及时全面掌握留守“老弱病死妇幼”问题,晨嘘寒暮问暖,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老弱病残妇幼”无人过问的情形,都不应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应视为文明社会的耻辱。须知,世界上没有一个问题是孤立存在着的。
 
来源:《潇湘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