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荐上春晚给央视送了一只烫手的山芋
2006-12-12

  9日,将徒步上京“闹”春晚的浏阳六位农民徐大力、肖博林、张好记、甘茂才、邹建国、李强从浏阳市达浒镇丰田村启程向北京进发。六农民徒步进京,准备将自创歌舞节目送进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事经红网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友通过论坛、电话等渠道对充满激情的浏阳农民表示支持和祝福。(12月10日 红网)
  
  农民自行组织、自带节目、自我推荐上春晚,象一阵清新的空气吹拂娱乐荧屏,它让我们仿佛又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农民宣传队走村串户,锣鼓喧天,大红旗嗖嗖舞动,卷起阵阵尘土让人眼都睁不开,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还是象赶集般围拢过来,擦干被灰尘呛出的眼泪,争着抢着涌向土墩垒起的戏台。而如今春晚在百姓心目中已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近年来,央视春节晚会被观众戏谑地称作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频频曝出的不是央视邀请落空,就是大腕们不屑一顾,有的直接就回绝坚决不上春晚。春晚不办不是,办也不是,央视自认为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儿,春晚这个烫手的山芋让央视脑筋伤透、心烦难诉。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如何选择,正是央视深感郁闷之所在。那么,送上门来的六位湖南农民能否受到央视的欢迎呢?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到底属于雅还是俗呢?央视春晚的导演会不会为此感到很为难?
  
  应该看到,永远不变的“国家叙事”让相当多的观众觉得落入俗套和仰视落差。在新的文化背景之下,如果宏大主题过于直白,就象是一场报告会。当六位农民自荐来到金碧辉煌的央视演播大厅,春晚的导演们应该感到眼前一亮。按理说,狗肉能否上席关键看客人喜不喜欢,农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能否在春晚露脸,关键看观众的喜好。但肩负重大文化导向责任的国家电视台的春晚,审定一个十几分钟的节目不知导演要牺牲多少脑细胞,那么,对一个来自乡间田埂的农民自荐节目到底作何取舍?可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抑或也是一只烫手的山芋?
  
  如果六农民如愿以偿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串场,哪怕只是露一下脸,也是为春晚注入新鲜血液的闪亮之举,笔者都会在明年“我最喜爱的节目”的评选活动中为他们投上一票。

[稿源:红网]
[作者:梁江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