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天:鲁迅其实跟我没关系
2006-12-1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鲁迅先生

    张广天——1966年出生。戏剧导演,曾导演《鲁迅先生》。作品多针砭社会时弊,崇尚“革命的力量”。过去,大家叫他“先锋戏子”,现在他叫自己“先疯乱捣”。

    2001年,张广天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间,以民谣加摇滚的方式唱出《狂人日记》里关于“吃人”的那一段。和《切·格瓦拉》一样,戏剧《鲁迅先生》以高唱《国际歌》结束,张广天俯视着台下“昏睡的、堕落的、帮闲的”众生。不过戏的主角不是“鲁迅先生”,而是“张广天先生”。

    2006年,张广天站在观众席间,借《圆明园》这部戏,向观众发表了长达近5分钟的演讲,周围近百名穿着印有张广天头像T恤的志愿者,时而洒水,时而洒传单。

    时隔5年,张广天已经不再戴毛主席像章和有闪闪红星的绿军帽了,但是革命的“画皮”仍然还在。2001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鲁迅是我极其推崇的,他是我对社会表达观念的最恰当的人物载体。”今天,他却对本刊记者摆出和鲁迅划清界限的架势。

    我不认为自己跟鲁迅有什么关系。即使上学的时候学的都是鲁迅,那也是别人安排的,跟我没关系。他的东西不能影响我,我路过的某个书店,吃过的某个小点心,和我读到过的片言只语的鲁迅,对我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不管他们怎么说我,哪怕是“传人”,我都不高兴,我就是不合作的态度,

    导演《鲁迅先生》不过是为了捉弄人,为了让某些人生气,让人生气就是我的职业。我不是愤青,我是乐青,让人生气的时候,我自己是快乐的。

    我气的是,一些人70年代还是鲁迅的狂热鼓吹者,后来发现一些关于鲁迅的蛛丝马迹,就委屈得不得了了,就批判他。我不愿意听这种声音,当红卫兵是他们这帮人,控诉者也是他们这帮人。

    所以,他们损鲁迅,我偏高歌他,甚至用“高大全”的方式“无耻”地说鲁迅好。我就是要恶心他们。我用的那个形式也是(史诗剧),你不是不爱看样板戏吗?你们不是觉得那是文革的话语语境嘛?我就要演这个语境给你们看。

    《鲁迅先生》是鲁迅的皮毛也好,精髓也好,跟我有什么相干?我关心的是现在这些人,他们生气了,肝疼了,我就高兴了。我表现鲁迅,是为活着的人而写,不是为了死了的鲁迅而写。

    现在,他们又开始捧鲁迅了,如果有精力,我可能再拍一部捣乱的戏,就叫《鲁迅小子》。

    如果说我跟鲁迅有共通之处,就在于我能跟鲁迅对着干,我能跟所有我不服的人对着干。我是捣乱分子,大家喜欢什么我就反对什么。鲁迅也是这样。鲁迅曾经去过西北,当时有个军阀请他吃饭,告诉他“这个是某某人喜欢的菜”“那个是某某人喜欢的菜”。鲁迅就说“他爱吃,我就不吃了”。

    鲁迅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我也是。

    我们真要纪念他,就该怀疑他。鲁迅一辈子都在和奴性斗争,最后我们却成了他的奴才、或者成了诋毁鲁迅的人的奴才。一个独立的斗士并没有鼓舞起他的同志,却赢得了万众的掌声和拥戴,这就是鲁迅的悲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