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中
河南《今日安报》年轻的记者何永刚面对被救助者的下跪感谢,在数次劝起无果的情况下,也做出了同样的下跪动作,在十余分钟的互跪时间里,这位年轻的记者完成了当天的采访。这件事情经过网络媒体披露,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到底该不该陪跪采访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详见今日本报A17版)。
其实,这有什么好争议的?当一个年纪比你父亲还大的老人和一名孕妇在你面前跪下时,你能怎么办?难道直挺挺地站着,承受这种承担不起的感恩?有网友说,这位记者不成熟,没经验,处理事情不够冷静清醒。那么,如果这名网友有足够的成熟、经验、冷静、理智,又会怎么办?难道可以从容地面对这种场景,对下跪的人像封建时代的皇帝那样说:免礼,起来吧!
下跪与倡导人与人平等的现代精神是相违背的。当一个人下跪时,就等于把自己的尊严与人格置于别人的腰膝之下,但当受拜者无法承受这种感恩时,就让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有的受拜者还会感到手足无措,只好也跪下。有网友说得好,如果记者不陪着下跪,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什么争议,而可能是所有的人都在骂这名记者。
因此,在别人给你下跪时,最得体的做法恐怕就是回以同样的礼节,将自己置于同样的人格高度。笔者记得,当中国体操运动员桑兰的父母向美国医生下跪时,美国医生也是同样下跪回礼。美国人是不习惯下跪的,但当别人采取这样一种感恩方式时,他也只能陪着下跪,以示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这是何等的得体,又有什么好争议的?让人看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会有人指责记者说不应该这样,说这话的人,假如有一天也遇到同样的境况时,想必会直挺挺地站着像皇帝一样接受别人的下跪,或许他会有种高高在上的快感,但他是没教养的。当别人给你下跪时,站着是很残忍的。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