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托”为何屡禁不止
2006-12-04

本报报道连日来,本报以《“医托”坑了大头娃娃》、《两路记者暗访坑人医托》为题报道了医托利用孩子等道具骗人坑人的伎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各大医院,“医托”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几番治理,仍旧屡禁不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医托”成为一种社会痼疾,如何加强治理?

义教授告诉记者,医托的违法行为属于诈骗,轻者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被处以罚款,进行拘留;重者将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记者了解到,由于打击医托的过程中,医托们逐渐变得越来越狡猾,犯罪变得有组织,给打击医托带来越来越大的难度。

记者从同行、卫生系统和投诉电话等几个途径了解到,在协和医院、儿童医院等大医院外都有打不完的医托,而且越是大医院,“医托”越多。医托的行骗对象一般选择外地来京求治的患者,利用外地人对北京市的医院和环境的不熟悉,用老乡等套近乎的方式将慕名到大医院求治的患者拉到附近的小医院、小诊所,不仅大肆开药,坑害患者的钱财,往往还耽误患者的病情,社会危害较大。

中国政法大学曲新久教授告诉记者,治理“医托”既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城管、工商和公安各部门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关键还在于大力发展行业管理协会和组织,杜绝行医中的违法行为,把好这第一道关,无异于拿掉了“医托”赖以存活的土壤。

众人关爱大头娃娃

又讯这两天数位好心人致电本报希望资助大头娃娃宏宏,宏宏就诊的华德医院董事严先生看到报道后,决定下周请各路专家为宏宏希望仅存的右眼会诊,为将来宏宏右眼复明争取希望。

读者刘女士说,看到小宏宏的遭遇,觉得这家人实在太可怜了,来京治病又落入骗子的圈套。她的孩子现在一岁多,希望能为小宏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来的几年中,为小宏宏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读者徐女士告诉记者,除了捐款,希望还能够为小宏宏提供其他的帮助。

华德医院的董事严先生表示,从报道中得知小宏宏曾两次来华德医院看病,院方立即决定免费为小宏宏抓紧治疗。由于小宏宏的左眼眼球受损,将来通过角膜移植也很难复明,希望通过下周的专家会诊,确保小宏宏的右眼不再出问题,为将来宏宏右眼复明争取希望。

转自:北京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