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亚运军团,莫让金牌遮望眼!
2006-12-04

薛 原
 
  不出所料,中国军团的亚运夺金之势,开局即是雷霆万钧。射击、游泳、举重、体操、乒乓球……一条金色的轨迹飞速上扬,无人可挡。

  金牌多了,难免也有“审美疲劳”。要说一届奥运会上中国拿到的金牌,很多记者都能如数家珍。可要说亚运会的金牌,就是刚刚过去的一天,也没几个人能说得一清二楚。亚运会的竞争中,中国军团“独孤求败”已久,金牌榜上最大的悬念是韩日谁坐第二把交椅。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军团该怎样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乃至战术安排,该怎样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的认识,已成为超越金牌之上的问题。

  射击队射落首金,总教练王义夫不喜反忧,两员主将朱启南和李杰的成绩并不令他满意。体操队挟世锦赛之虎威拿下亚运男团桂冠,但同日本队的较量也并非全无悬念。泳池大战中,中国泳将力压日本表现抢眼,吴鹏创下个人最好成绩。举重台上,中国力士遇到的“抵抗”还不足以构成威胁。虽然拿到冠军的都是中国选手,但细细盘点各路人马的金牌成色,从技术到心理,从对手到过程,其实大不相同,颇有值得回味之处。

  在中国体育的总体战略中,亚运会并非最高目标,“奥运争光计划”才是巅峰所在。就赛事形式而言,亚运会与奥运会最为接近。换句话说,经历了一届亚运会,对奥运会的形式和氛围也就有了大概感觉。对于参加亚运会的众多中国年轻选手来说,这样的经历自然值得珍惜。

  不过,亚运赛场的对抗,有些具备世界级水准,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有些还只是“亚洲老大”之争,比如游泳、田径等项目。不同的项目在亚运会上有不同的追求,但都不应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更不能因为亚运的战绩而沾沾自喜。亚运出彩,但之后的世锦赛、奥运会上又寂然无声,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中国军团的亚运金色之路中,如果能够锻造出通向更高领奖台的领军人物,也许心中会多一点“不虚此行”的踏实。

  《人民日报》 ( 2006-12-04 第08版 )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