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人民时评:“鸵鸟心态”不利“防艾”
2006-12-01
李长虹
12月1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艾滋病日”,围绕“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多种宣传活动,其中,一些新闻为人关注并引发议论,如哈尔滨有关部门对50多名娱乐场所的女性工作者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特殊教育,还留下电话让她们随时联系。
有人对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不理解,认为这种做法是让卖淫嫖娼“变暗为明”,等于宽容甚至默认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卖淫嫖娼行为确为我国法律所不容许。实际上,我们针对卖淫嫖娼及贩卖、吸食毒品的打击行动以及经常性的检查处理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复杂的社会成因,这些丑恶现象并不能在短期内清除。卫生部的通报显示,今年前10个月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经由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患者更呈上升趋势。卖淫嫖娼已经成为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主要渠道。
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现实,不能像鸵鸟一样,面对危险只会把头埋在沙子里。在坚定不移地打击和遏制这些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也需要双管齐下,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那些沾染恶习人员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机会,尽可能减轻其对社会的危害,力求切断经性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巨大的救治成本,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当说是社会的进步。
正视艾滋病疫情的严峻现状,直面艾滋病传播的现实途径,是防治和解决艾滋病问题的基础。据卫生部11月22日通报: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快速增加,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万例。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在局部地区已经造成严重影响,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障碍因素之一。但依然有人对此视而不见、讳疾忌医。一些地区甚至将艾滋病疫情当作核心机密。据报道,一位搞艾滋病政策教育的教授去某省卫生厅了解艾滋病具体疫情时,竟被告知是“核心机密”,不能外传。
不久前,中央党校相关研究机构在开展“对决策者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倡导项目”中,针对3000多名地方领导干部的调查显示:有六成不知道艾滋病疫苗尚未问世,近1/4的人认为艾滋病防治与自己的工作“无关系”或“不知道有无关系”,三成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被隔离治疗,两成官员表示,若下属有人感染艾滋病就会采取开除、公布其病情等方式。
由此看,不仅社会公众,即使在政府官员中,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不容乐观。无知和歧视阻碍着我们战胜艾滋病的步伐,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消除艾滋病的认识误区而努力。
《人民日报》 ( 2006-12-01 第05版 )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苏琴:每个人,都是公益路上的一束光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苏琴:每个人,都是公益路上的一束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