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提示音拖死病人”背后的反思
2006-12-01
李秀荣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

    甘肃定西市120拨打步骤繁杂,提示太多:“请你按现在所处的地区选择医院,安定区医院请按1,通渭医院请按2……”直到接通医院,65秒钟已经过去了,这引起群众不满。定西市一位死者家属认为120延误抢救时间导致父亲去世,他要将定西市120及主管单位和医院告上法庭。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措施整改,但两天后,120又恢复到繁杂的程序之中了。(11月30日《西部商报》)

    “120提示音拖死病人”一说,初听似乎有点夸张,碰到心脏病人,救护车即使快到一分钟,也未必能将病人救活。但是,作为事关病人生命安危的120,为什么就不能“急”一点、再“急”一点呢?

    定西市120之所以让患者一个号一个号拨打下去,主要是因为该市只有一个120急救电话。有关方面担心改直拨后急救病人都会被拉到市医院抢救,从而影响到县医院的收益。但难道为了平衡各医院的经济利益,就可以置患者的生命保障于不顾吗?医院的效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社会效益,我们建立医院的目的是救死扶伤、是挽救生命而不是把病人当做财源。作为“绿色生命通道”120急救电话,是政府授权成立的公益机构,占用了公共资源,相应地它应该履行强制性缔约义务,即市民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只要非恶意)拨打120,都必须保证通畅,否则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又怎能得到保障呢。

    其实,现在的一些垄断部门(比如银行、电信、铁路、飞机等),或一些服务窗口(比如急救、天气预报,地方政府什么局、办等),其便民电话都“一窝风”地搞“冰冷”的语音提示,而且提示的速度较快,一连串的提示未等人反应过来就已结束,咨询一个问题往往要反复拨打几次电话,既浪费了时间,又增添了烦恼,而且往往什么问题都没咨询到。如此的便民电话,还有什么意义呢?看似“便民”,实则“烦”民,我看还不如重新回到“人工时代”的好。

    120急救电话可以设置一连串的语音提示,如果有一天119火警电话、110报警电话等也如此呢,那岂不乱套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