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当情人也无所谓”说明啥
2006-11-30

 来源:人民网 

    “未婚女,22岁,大四在读……觅25岁以上,有稳定收入,有房有车者优先。”近日,福州一家婚介交友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对记者说,近段时间,20多个在校女大学生前来征婚,有的甚至才大二大三,这种情况令她惊讶。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福州多家婚介公司,得到的答案是“不少在校大学生,前来征婚”。有个长相漂亮的女大学生,条件开得很直白:“只要条件好,当情人也无所谓。”

    大学生工作难找,就业困难,固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人生十字路口,一时产生“为了生存故,一切皆可抛”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不过,“急嫁族”日渐成为女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一些女大学生甚至于将婚姻作为一种筹码,过度希望通过“一嫁升天”来博取美好未来,以至于“当情人也无所谓”,如此前卫的观念或许在某些性学专家那里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女大学生从“急嫁族”迅速升级至“当情人也行”的过程中所暴露的过急心态与功利思维依旧值得多方面反思。

    一方面,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潮的回炉固然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生们的心态,毕竟,很现实的问题是,找了个“好”男友的女大学生可以毫不费力找到好工作,而一名成绩优异的女生却只能在人才市场中参与难见天日的简历投递竞赛,社会的不公可谓明显,“嫁得好”的优势更是易见。事实上,女大学生们寻求一桩美好的婚姻本属理所当然,“嫁得好”也是她们再正常不过的追求。但是,令人不无忧虑的是,当“嫁得好”被赋予了过多的利益诉求,承载了过多婚姻之外的负累时,真正意义上“嫁得好”的标准,反倒有可能受扭曲,遭畸变了。没有人否认物质因素在幸福婚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物质生活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毕竟也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是当对方的家庭条件,收入状况,有房有车被作为“嫁得好”的死杠杠和最低标准时,当过多的目光被聚焦到看得见的物质元素时,性格合适与否,相处能否融洽这些真正影响到是否“嫁得好”的更为关键的指标,当然难以不在顾此失彼中被忽视乃至淡忘。而在这样的“急嫁”心态下,自以为“嫁得好”的富贵姻缘,最终却成为“没嫁好”的婚姻悲剧倒是极有可能发生。从这个视角来看,对于女大学生中的“急嫁族”,笔者并不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追求“嫁得好”乃女大学生们无比正当的追求,但是,那种因为“过急”、“过于功利化”的心态反而迷失了“嫁得好”的真正本质的趋势无疑需要警惕。

    另一方面,对于承接女大学生征婚的婚介单位而言,也应遵守基本的从业道德。既然是婚介,就应当承担“查人”之责,婚介的业务当然是促成两性婚姻,那么,最起码的一点是,被撮合的男女至少应符合“未婚”这一基本条件,像上述女大学生“当情人也无所谓”的要求,婚介公司显然不应提供这样的非法服务,否则的话,婚介公司岂不成了披着合法外衣的“老鸨”?其次,既然是婚介,当然也应对所促成的婚姻担负责任,那么,对于那种双眼聚焦物质元素的征婚者,婚介公司当然有责任劝说其理性择偶,并将一些因为过度聚焦物质因素而导致的不幸婚姻作为案例加以呈现,相信,对于这些在人生道路上初遇难题便有了“若为生存故,一切皆可抛”思维的女学生们,当不无益处。相反,如果婚介公司也以“成功男士”、“房车俱备”等物质条件作为“诱饵”,来吸引女大学生群体,并迎合“急嫁族”们的胃口之时,由婚介公司策划与导演的现代版“乱点鸳鸯谱”恐怕必将大批量上演。(吴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