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 ||
|
黑龙江、云南两处煤矿的瓦斯爆炸声还响在耳边,山西临汾市芦苇滩煤矿又发生特大矿难,24名矿工遇难。煤矿事故频率不断加快,使社会各界在关心矿工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对事故处理的力度、速度给予高度关注。人们希望有关方面在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法从快拿出处理结论,以安民心、促安全。 入冬以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加强安全生产措施的重要性,但一些重点地区、高危行业尤其是煤炭生产领域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而且事故频率明显加快,显示安全生产工作仍未真正引起一些地方的重视,在满足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和确保矿工生命安全两者之间仍然是“一手硬、一手软”,“安全第一”的原则没有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为什么在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重特大责任事故难以遏制,简单的、常识性错误和失误大家轮流地犯、重复地犯、习惯性地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责任事故的处理不果断、不及时。以往不少事故的处理,要经过漫长的一年多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责任人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逐渐淡忘事故,等到有了处理结果又漫不经心起来,加上处理办法“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使他们的安全生产麻痹症重新发作。 人们注意到,一些重点地区和行业已经开始依法加快了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速度。日前,山西省在很短时间内严肃处理了两起矿难的行政责任人。灵石县、太原万柏林区的县(区)长和分管副县(区)长分别被免去党内职务,并建议免去行政职务。11月8日发生的湖南省耒阳市新坡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难矿工家属赔偿工作在十来天内全部到位。“快药治急病”显示了党和政府遏制重大事故、保障一方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记者王炤坤、王茜)新华社太原11月27日电 ■新闻链接 临汾:黑心矿主为逃避责任填埋井口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专电(王洪禹)日前,山西临汾两座煤矿在半个月内先后发生矿难,多名矿工不幸遇难。黑心矿主为了逃避责任竟然私下填埋了两座矿井的井口,隐瞒矿难实情。 11月25日,有知情者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举报了这一情况,安监总局随即命令山西省有关部门彻底调查这两起矿难。 安监总局:“关矿”必须采取断然措施
据新华社黑龙江鸡西11月27日电(记者梁冬)27日,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梁嘉琨在黑龙江省鸡西远华煤矿“11·2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现场总结这次事故教训时一针见血地说:“鸡西远华煤矿‘11·2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了一些地方对小煤矿违法生产行为打击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起事故告诉我们对那些违法违规开采小煤矿必须采取断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