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对女性的最好赞美
2006-11-28


  一个收费高达4万元,为高端女性量身定作的培训班日前出现在深圳,课程设置包括素养底蕴、婚姻家庭、魅力艺术、礼仪修养等,离不开化妆服饰、色彩搭配、花艺茶道、绘画欣赏之类的情趣培养,很有点风雅之至的意味。

  其实,类似的女子学堂以前也出现过,苏州的淑女学堂更是名噪一时。看来,我们这个时代虽然也流行各种各样的野蛮女友,还有不少糙女俱乐部,但淑女在人们心目中的席位依然是难以撼动的。尽管有人怀疑这样的培训班能否成为合格的淑女生产车间,淑女能否速成,但笔者认为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对此指指点点,琴棋书画,插花茶艺,多么美好的事物呵,哪怕是蜻蜓点水,哪怕是浮光掠影,这一颗向“淑”之心毕竟是值得尊重的。

  无须纠缠于此类培训机构的是与非,笔者不太明白的是,这个年代,“淑女”何以往往会成为批判的对象,似乎淑女就意味着三从四德,意味着封建礼教,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了女权主义的高度,认为淑女是对男权主义的肯定,将女性放到了从属的地位。这些人的想像力真是太丰富了,也许他们对男女平等的理解还定格在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年代,看看那个年代的宣传画,女性不外乎是一副大义凛然、怒目圆睁的模样,而那恰恰是对女性形象的严重歪曲。

  男女有别,天赋的性别角色不能人为错位。就像花朵按时令盛开一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定位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某个时候可以做野蛮女友,可以做糙女郎,但在该做淑女的时候一定要做淑女,否则就成了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营养价值要大打折扣。据说一些大学校园里流行扮嫩一族,用奶瓶喝水,奶声奶气说话等,这样的“反季节水果”也是令人一时难以消化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笔者认为“淑女”是对女性最好的一种赞美,淑女这个词所依附的含蓄、端庄、典雅、善良,充盈了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淑女并非仅指外表而言,更多的与内心、与智慧有关。深圳的高学历、高收入、生活安定的女性为数不少,她们自觉参加这样的美仪教育——没有学历文凭,无助于职称晋升;也没有技能证书,对跳槽谈不上什么帮助——这样的“无用之用”恰恰是我们社会所欠缺的。淑女并非与金钱存在必然关系,也并非只是意味着琴棋书画,它更多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一种对待幸福与人生的态度。明白了这一点,你也可以成为淑女。

  一个优秀的女性是一所好学校,淑女也不可能孤立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与淑女相对应的是绅士,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谈到过绅士风度问题,也许绅士与淑女是一种共生植物,彼此依存。笔者希望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人们能够更多地注意到淑女与绅士的价值,淑女与绅士多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优雅。作者:晶报评论员李跃
 
 来源:《晶报》 (责任编辑:李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