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莲
如今,一些“乞丐”放弃了上街乞讨,建立了专业乞讨网,称“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个平台”。这个网站不但设有支付施舍平台(当今流行的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网上付款方式),还将施舍金额定为三档。]
(11月26日《现代快报》)
不敢说,在泥沙俱下的网络时代,专业乞讨网上有没有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但是,因为网上没有风吹雨打,不用牺牲形象尊严,不必承受异样目光的压力,“施舍”可以自动打入账户,有这种种优势,想必会吸引一大批爱面子又爱钱的“李鬼”鼠标轻点,编织谎言骗取善心。
而我等网民也会合情合理地推想,有条件上网,懂得建网站、银行转账,说明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一定文化素养,这样的人会真的走投无路吗?他(她)真正需要帮助的成分有多少?
实际上从这个网站共获得的捐款金额97.88元,就不难看出网民的理智和谨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出现乞讨网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如汪洋大海的一滴水珠,多一滴少一滴可能对世界没多大影响。但面对这滴小水珠,我想套用鲁迅的名言:一个“乞讨网”,因各人的眼光而有种种,骗子看见钱,绝望者看见稻草,懒汉看见馅饼,世故的人看见陷阱———我们的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看见什么?除了提醒网民擦亮眼睛,有关部门是否也会借由“乞讨网”得到某些启示,甚或思考如何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为广泛和实用的真正的“平台”?
比起争论乞讨网的真假、是否商业作秀等等,我认为,看见什么、反思什么似乎更为重要。(广西职员)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