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当公务员没有前途吗
2006-11-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不久即将举行。近日来,在平面媒体和网络上,许多人对“公务员热”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特别反对青年人进公务员系统”,称当公务员没有前途。

    我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才俊们至少有两个理由报考公务员。

    首先,公务员考试是相对最轻松、最经济的考试。了解公务员考试的人都知道,公务员考试与人们从小学到大学曾参加过无数次的知识性考试不同,是一种能力考试。能力考试与知识性考试的重要区别在于,能力考试对记忆力的要求较低,例如,公务员考试笔试的两个主要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都不需要死记硬背任何特定知识,都不与任何指定教材挂钩,考查的重点都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特定知识可以靠突击复习来获得,也很容易由于遗忘而还给书本和老师;能力的形成过程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靠长期的积累而形成,并没有什么“捷径”和“诀窍”。因此,突击复习和强化辅导对于公务员考试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许多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都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一些花钱参加了辅导班、购买了大量高价辅导书的同学,成绩并不理想;一些基本没怎么特别进行准备的同学,却考出很好的成绩。

    其次,公务员队伍整体上是高素质群体。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颁布的“1989年1号文件”中确立“凡进必考”的原则以来,17年中,大多数进入政府机构的公务员都曾经过激烈竞争的考试。考试录用公务员制度已经在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由于激烈竞争的能力考试保证了基本素质,就整体讲,公务员已经是高素质的社会群体。可以与公务员队伍进行比较的是今天的高校教师队伍。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人情、关系等非能力因素在毕业生留校和新教师录用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局面,使相当一批并不胜任教师工作的人进入了教师队伍。笔者经常参加一些政府机关组织的会议,也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笔者明显地感到,就整体而言,政府机关的人员素质已经明显地高于高校教师的素质。

    “近朱者赤”,生活在这样一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中,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俗话说,“宁与聪明人吵架,不于糊涂人说话”,虽然与高素质的人在一起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但可以免去许多“对牛弹琴”的烦恼。

    公务员考试临近,希望已经报考的朋友注意,国家人事部已经再三声明,公务员考试不与任何指定教材挂钩,不指定任何特定的培训机构,也不会有任何参与命题工作的专家会介入应试培训。在你准备为买教材和上培训班掏钱的时候,需要三思而后行。(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