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温饱,再论人才价值
2006-11-27

 来源:江南时报 

    在西南大学的秋季毕业生双选会上,一高尔夫球公司来此招聘,提供了文秘、美工、会籍销售等72个岗位。其中,所招人数最多的职位是球童,达20人。为球童一职,现场有近百名大学生应聘,其中本科生达到了40人(见11月26日《重庆商报》)。

    看到这则消息,想必一些惯于以“读书无用论”或“人才浪费”抱怨就业难的人又要发言了。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大学生当球童挺好,这说明其就业观越来越务实,如果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人才价值?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产出”与待业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飞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45万,2003年达212万,2004年总数为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这个数字达到413万;另一方面是待业大学生数量的增长, 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6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在这种语境下,在人才市场里,许多大学生纷纷降低就业期望,出现了“高才低就”甚至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仅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就能窥其一斑,如大学生卖肉、大学生摆摊、大学生当高速公路收费员、大学生争当环卫工……不难说明的是,大学生尽管一再降低就业标准和薪金期望,但找工作依然很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面对如此现实,大学生是应该先解决温饱还是应该饿着肚子空谈自身价值?毫无疑问,先解决温饱才是头等大事。因此,大学生不论应聘什么工作,哪怕是没文化的人也能干的活都无可厚非,总比那些呆在家里“啃老”、不愿委身就业的大学生值得称道。

    总之,在就业难的形势下,空谈人才价值是奢侈的,也是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我们应当提倡大学生先解决温饱再谈人才价值。(玉满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