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求职:招聘会上学生挤丢了什么
2006-11-23

[作者]惠铭生  [来源]青年报

  在急寻工作的学子眼中,11月19日举行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不是战场,胜似战场。参加招聘会的3万大学生不仅将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挤倒掉,而且将电梯挤变形。(《河南商报》11月20日)

    对于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场景,我们不妨再通过记者的“镜头”简单回顾———早晨还不到7时,从各地赶来的大学生就把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包围”了。7时多,门一打开,人群就像潮水一样拥进了博览中心。10时左右,博览中心两扇玻璃门晃晃荡荡地倒了下

来。人群中有人尖叫,并迅速闪开了两块空地,几秒钟后,大家又拥着继续前进,踩过倒在地上的门。之后,连钢制电梯也被挤变形。

  当人们目睹招聘现场大学生这种混乱的场面,以及你争我夺的拥挤行为时,为他们的安全感到担心,又对学生们在招聘会上丢掉了最简单的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这一细节而感到遗憾。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是恪守程序、尊重秩序的现代青年人,但笔者却认为,他们恰恰因小事输在了招聘会开门时。

  我认为,投入巨大教育成本经过数十年教育的大学生,理应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当之无愧的精英。但一场招聘会,让我们看到:有些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公共意识、法制观念等最基本的素质,却是缺失的。

  不能否认,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难,这次招聘会人又多。但这不应该成为大学生相互拥挤,不遵守公德与秩序的理由。招聘会是一场竞争,一场角逐。但自觉排队入场,有序参加招聘,这本身虽然不是决定你是否能找到工作的内容,但这却是一个在竞争前每个人应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则。

  这里讲两个国外遵守秩序的例子。在俄罗斯,“休克疗法”曾让国家经济一度萧条,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困难,但是,面对货物架屈指可数的日常用品,饥饿的俄罗斯市民总是站在冰天雪地上,自觉排队购物,从来没有拥挤的场景。2001年9月,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时,面对即将倒塌的大厦,面对死亡的威胁,但是,美国人不是惊慌失措地逃生,在狭窄的楼道里,男人给妇女儿童让路,年轻人给老人让路,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大楼停电后,有许多十几岁的孩子甚至是几岁的孩子,举着蜡烛在楼梯口给逃生的人照亮道路,从而失去生还的希望。

  学会谦让与遵守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起码的道德要求与素质,具有丰厚知识与涵养的大学生,应该是这方面的实践者和表率。但是面对一场招聘会,一些大学生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拥挤战,实在有失风范,令人遗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