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打折”:老板为何哭了?(图)
2006-11-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举报违规现象,遭遇到价格、工商、消协三个部门“踢皮球”

    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日前已正式施行。记者在南昌、上海等地采访发现,一些知名百货商厦的促销行为比较谨慎、规范,但不少中小零售商对这一办法的执行没有热情,继续以各种理由打折促销。

    在市民们为促销新规的实施连声称好的同时,一些消费者和监督执法人员表示了新的忧虑。
 

    ▲一位顾客在太原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近日,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五部门联合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新规利剑直击商家软肋

    促销新规对零售商的促销行为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范并有相应的处罚条款,赢得了消费者的称赞,其中提及的诸多方面尤如一把把利剑直刺商家们的软肋:

    利剑一,“零售商不得虚构清仓、拆迁、装修、歇业、转行等事由开展促销活动”。此前许多商家所谓的“清仓”有虚构的嫌疑。这一规定的核心要求商家在促销时诚实守信,合理合法,否则就涉嫌欺骗消费者。

    利剑二,“最终解释权”失去“法力”。商场发放的兑奖券、宣传单以及张贴的海报经常标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而“办法”规定:零售商促销活动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其内容不得使用含糊、易引起误解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影像,不得以保留最终解释权为由,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利剑三,禁用“全场打折”。每到换季或节假日,不少专卖店和超市贴出“全场打折”。但消费者走进店铺才发现,很多打折只是噱头,不是被告知打折商品已经卖完,就是很多商品不打折。“办法”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促销内容应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对不参加促销活动的柜台或商品,应当明示,并不得宣称“全场促销”。

    利剑四,促销商品可以退换。每次商家打折或进行特价促销时,都不忘在发票上注明“打折商品不退不换”,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便以此为由拒绝退换,“办法”规定:零售商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者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降低促销商品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记者近日采访了南昌和上海的一些市民,他们大多已从媒体上得知“办法”实施。南昌市民老李说,“最终解释权、打折商品不能退换这些以前都是老百姓最痛恨的霸王条款,这个‘办法’是真正考虑消费者利益的。”

资料图片

    ■一些商家缘何“涛声依旧”

    虽然“办法”已实施半月左右,但不少地方的商家促销痼疾犹存,一些商家和促销人员甚至表示不知有促销新规。

    在南昌市商业步行街胜利路的一家鞋店,门前张贴着一张“全场15元”的宣传单,当记者走进鞋店后却被告之店内并没有15元的鞋出售。而在隔壁一家刚刚开业的鞋店,居然悬挂着“店面转让,全场清仓”的字样。

    记者在南昌市中山路百花洲看到一家叫“经典·保罗”的服装专卖店,这家专卖店从10月初开始就宣称“店面装修最后两天甩卖”,可如今过去这么久了,这个店仍然在进行所谓的“最后两天甩卖”。

资料图片

    在一些大型超市,霸王条款依然存在。记者在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的某超市一楼显著位置看到,墙上贴满色彩鲜艳的促销宣传画,并在宣传画及告示中注明: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某某店。

    类似的不规范促销活动在商业经济更为繁荣的上海同样存在。上海静安寺附近的几家服装店的玻璃橱窗上最近贴满了醒目的促销广告,商家声称是“清仓特价、机会难得”,所有的“世界名牌羊毛衫”特价每件58元,“名牌男式衬衫”每件18元。而促销广告中标称,这些商品的原价要三四百元,让消费者感觉折扣力度很大。商店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服装店所谓的“清仓”促销活动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天天说“清仓”,却迟迟没看到商家真的停业、转行。

    紧邻上海中山公园的一家百货商厦的底楼,正在举行“运动品牌商品特卖会”。手推车里堆满了运动服、运动鞋、背包等,大幅的促销海报上声称“全部商品3折起”。而当记者询问购买的特价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能否退货时,销售人员表示“最多只能调换,不可以退货”。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商家的促销人员对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并不十分了解,有的只表示“听说过”。

    ■一些商家缘何“涛声依旧”

    虽然“办法”已实施半月左右,但不少地方的商家促销痼疾犹存,一些商家和促销人员甚至表示不知有促销新规。

    在南昌市商业步行街胜利路的一家鞋店,门前张贴着一张“全场15元”的宣传单,当记者走进鞋店后却被告之店内并没有15元的鞋出售。而在隔壁一家刚刚开业的鞋店,居然悬挂着“店面转让,全场清仓”的字样。

    记者在南昌市中山路百花洲看到一家叫“经典·保罗”的服装专卖店,这家专卖店从10月初开始就宣称“店面装修最后两天甩卖”,可如今过去这么久了,这个店仍然在进行所谓的“最后两天甩卖”。

资料图片

    在一些大型超市,霸王条款依然存在。记者在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的某超市一楼显著位置看到,墙上贴满色彩鲜艳的促销宣传画,并在宣传画及告示中注明: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某某店。

    类似的不规范促销活动在商业经济更为繁荣的上海同样存在。上海静安寺附近的几家服装店的玻璃橱窗上最近贴满了醒目的促销广告,商家声称是“清仓特价、机会难得”,所有的“世界名牌羊毛衫”特价每件58元,“名牌男式衬衫”每件18元。而促销广告中标称,这些商品的原价要三四百元,让消费者感觉折扣力度很大。商店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服装店所谓的“清仓”促销活动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天天说“清仓”,却迟迟没看到商家真的停业、转行。

    紧邻上海中山公园的一家百货商厦的底楼,正在举行“运动品牌商品特卖会”。手推车里堆满了运动服、运动鞋、背包等,大幅的促销海报上声称“全部商品3折起”。而当记者询问购买的特价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能否退货时,销售人员表示“最多只能调换,不可以退货”。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商家的促销人员对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并不十分了解,有的只表示“听说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