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隐私·曝光:道德疫苗还是堕落推手?[图]
2006-11-20

来源:广州日报

  

张钰展示“性交易录像带”

饶颖

   真是时代不同了,一切都“解放”。蓦然间,社会上竟然兴起一股“曝丑”的潮流,一些人的辞典里好像没有了“难堪”二字。近日,自称“不再沉默”的女演员张钰开始在网站上公布性爱视频(11月19日《新京报》);与此同时,央视名主持赵忠祥绯闻的女主角饶颖的日记也已经开始在某网站连载,据悉内容十分劲爆,甚至还将“曝光性虐待细节”(11月16日《东南早报》)。

    如此做法让不少人陷于两难判断:自曝隐私也许是个人的权利,但如张钰、饶颖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越界”。人们做某些事情(如性事)之所以要讲私密性,甚至“做得讲不得”,原因在于遵守禁忌、固守底线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张钰、饶颖们的行为打破了文明禁忌的一些底线。

    这种“隐私越界”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和反思。这类录像、日记由于是公布在免费网站上,简直就等同于“昭告天下”。更兼其中涉及名人、涉及性细节、涉及名利圈的种种黑幕……成为“热闻”的要素,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是故,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有伤风化,莫过于此。

    事实上,这些事件的影响连日来也的确在不断扩大,正从网上走到网下,由猎奇者的谈资而渐成公众话题,有了从娱乐事件而发展为法律事件、公共道德事件和大众文化事件之势。譬如,据悉有多家出版社找到张钰,有意出版她的“自传”;有多名律师找到张钰、饶颖,愿意为他们代理官司;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对这些事件进行着见仁见智的讨论。

    在笔者看来,这无论是外力可以干预的法律事件也罢,还是法律无从插手的隐私纠纷也罢,如何定性并不是这些事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即便法律可以让当事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者是还某些当事人以公道,然而这些事件已经形成的广泛影响却是法律手段万难消除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此类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事件将如何改变我们的道德生态?尤其对于那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这到底会成为“道德的疫苗”,还是“堕落的推手”?

    肯定有些年轻人会由此看到娱乐圈的黑暗,并更加清楚地认清道德的底线,形成更好的“道德免疫力”,把握住自己行事的分寸;但更有可能,有人会因此而对“潜规则”恍然大悟:原来别人都在这样做啊!于是“从恶如崩”……

    因此,此类事件对不同人的道德认知,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可能是一次有益的挽救,更可能是一场可怕的毁灭。 (郭之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