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商、富豪、教授都成弱势群体?
2006-11-16

 来源:新华网 

    乐 毅

    最近在网上浏览新闻,常生恍惚之感。这边任志强说:我们房地产商都是丫环;那边又听说哭穷教授阿忆买了栋300万的豪宅;一回头,又见大富豪严介和在说:我们富翁其实是弱势群体。真不知这是怎么了,“弱势群体”这个词忽然间成了香饽饽,人人争着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一些在我们这些小百姓看来强势无比的人物,竟纷纷戴着这顶帽子出来哭诉自己的“悲惨世界”,惊得小百姓都想问问这是怎么了?

    笔者以为,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吧。其一,许多富人的财富来源不再健康。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人被称为致富能手、万元户是很有面子的事。虽然有守旧的媒体抨击,民间也有“红眼病”,但整个社会还是尊重这些人的。“万元户”也成了有能力、靠勤奋致富者的代名词。但九十年代以后,一些靠与权力勾连,巧取豪夺急速致富的“财富英雄”在富人群体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重。富人越来越与无耻、腐败这样的概念相关联,而与勤奋、真材实料等概念渐行渐远。这使富人在公众面前越来越没有底气。

    其二,由于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上开始出现仇富心理。当一个社会在二十多年里,从全世界最平均的社会之一迅速转化为贫富较为悬殊的社会时,社会心理不发生畸变是不可能的。在这种环境下,少数派的富贵人士觉得不安全,不愿承认自己的强势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三,部分富人过于虚伪。我就不理解,富贵人士自称弱势群体有什么用?当一匹狼披上羊皮,硬说自己是一只羊时,真正的羊们会有什么感受?社会舆论又会有什么反应?自然是愤怒。从这一角度看,这些自称弱势的富人在网上挨骂也不奇怪。

    在一个社会里,弱者有弱者的生存方式,强者有强者的生存方式,两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弱者要努力求存,发展自己同时减轻社会的负担。而强者,就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这并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生存的艺术。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自称弱势群体,那这个社会就是不健康的社会,必定有人在故意逃避责任。

    强势群体扮弱者博同情,那么真正的弱势群体谁来同情?真正的和谐社会不该出现这种现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