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对艾滋病的无知令人担忧
2006-11-12
   这是一个覆盖15个省市3000名地厅级、县处级官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官员不知道艾滋病疫苗尚未问世,有三成官员赞成“将艾滋病毒感染者与健康人群隔离”。这个调查也印证,少数官员中存在着高危易感行为。(11月9日《南方周末》)

    “在一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高危易感行为,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艾滋病瞄上了官员,乍看起来不可思议,稍加分析并不奇怪。数字显示,落马的官员中95%都包有情妇,并且多数情况二奶数大于一,某些腐败分子热衷于出入风月场所也早非新闻。官员和艾滋病扯上关系,实在没什么好奇怪的。窃以为,官员和艾滋病还有三点不得不说的关系,倒是让人惊骇。

    其一,被调查的官员中有三成赞成“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与健康人群隔离”。这是让人恐怖的结果。“歧视比疾病更可怕”,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来自世俗的歧视,周围人的歧视已使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不如死,更悲哀的是,官员也加入歧视者行列。“隔离”,这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更是一个权力伤害的范畴。

    其二,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官员认为艾滋病防治与其工作“无关系”,或者“不知道有无关系”。近年来,国家推行的“防艾”宣传不可谓不用心、用力,“防艾”在医学界和民间越来越风生水起,但是更有义务和责任推行“防艾”宣传的某些官员却漠视“防艾”工作,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其三,一些地区仍然将艾滋病疫情当作核心机密。众所周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及时公开疫情。遗憾的是,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如报道所称,很多官员都不知道本地已经出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而某省党校的一位教授去省卫生厅了解艾滋病具体疫情时,被告知此乃“核心机密”。谣言止于智者,恐慌止于透明,惟有正视艾滋病才能更好地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政策专家靳薇说:“无知和歧视阻碍着中国人战胜艾滋病。每一个人,尤其是掌握着‘公共话语权’的人,政府官员、教师、研究者、媒体,都有责任为扫除中国人的无知,改变艾滋病歧视而努力。”靳薇把政府官员放在首位,在当下颇有指向意义。某些官员为什么会无知?是真无知还是故意无知?

    “我的时间不多了,最怕别人来浪费我的时间。”这是“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老人的忧心之叹。诚然,光靠垂垂老矣的高耀洁们“防艾”,显然力不从心;单靠有“侦察艾滋病的哨兵”之称的桂希恩医生们来承担起中流砥柱的责任,也不现实。最可期待的路径是,应让握有权柄的官员担负起职责。而当务之急,“官员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彻底转变”,一些官员先须厘清和艾滋病不得不说的关系。■王石川

来源:华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