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教育”是亲情泛滥下的有益平衡
2006-11-09

 ■雅力

 
     课堂上,在老师的要求下,他们一个个划去自己亲人的名字,也头一回经历了心如刀割的痛苦。上周,由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用来对全区语文教师进行培训的示范课上,来自杭州的特级教师王菘舟,把这种教育方法用在了三牌楼小学六年级孩子身上。(11月8日《现代快报》)

    事实上,此处的“残忍”的教育不过是让平日里长期处于蜜糖罐子中的孩子们去想象一下失去关爱与亲情的痛苦,并进而体味与感悟人间真情,理解亲情友情,从而改变获得关爱与照顾乃天经地义,拥有亲情友情乃理所当然的惯常思维罢了。毕竟,如今大多数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他们获得的是过多的关爱。然而再宝贵的东西,只要你供给过度,势必将难被珍惜,关爱与亲情同样概莫能外,当家长们对于子女的过度之爱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之时,当孩子们滥用亲情时还不怀感恩之际,让孩子们明白包围身边的亲情或有失去的一天,虽然是有点“残忍”,但却不失为亲情供给过度乃至泛滥情境下有效的平衡之策。

    事实上,此“残忍”非彼残忍,亲情的珍贵与易逝本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状态,那种刻意让孩子们回避现实中的真实的“残忍”,始终用“甜美”包围他们的做法,恰恰是将孩子们隔离在真实的世界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让孩子们认识到与真实世界,感悟真情可贵的“残忍”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倒是因为稀缺而显得珍贵,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灵而言自然也是一次有益无害的洗礼。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