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切忌“头痛医头”
hc360.com 慧聪网消防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率已由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城市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带动和辐射作用,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尤为巨大。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肓目的效仿国际大都市或国内知名城市建设的成果,而没有从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或者由于城市规划没有做到高瞻远瞩而引发了“城市病”。目前,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城市病”由为突出,“城中村”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痼疾”!
何谓“城中村”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现象。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城中村”,普遍建筑密度过高,没有防火通道,消防设施缺乏,楼房大多由非法施工队建造,建设质量低劣,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不仅使村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城市构成安全隐患。
什么是“握手楼”“接吻楼”,到“城中村”一看就知道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城中村”的高楼从林中,竟能出现“一线天”的现象,这样的两个楼之间,如果发生火灾,被困人员就是从窗口跳下去都落不了地,会被卡在中间,真正的逃生无门啊!
北京:“城中村”不容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
据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调查,当前,北京“城中村”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前村、后村地带的违法建设多为三、四层楼房,“接吻楼”、“握手楼”比比皆是,违法建设所导致的火灾隐患显而易见。今年3月11日,居住在海淀区甘家口街道的东钓鱼台226号出租房屋中的安徽来京人员孙某一人独自在家,因吸烟不慎引发火灾窒息身亡。此外,由于“城中村”中的许多违法建设多为赶时赶工、匆忙上马工程,工期短,用料差,地基薄,加层多,建造不规范,一入汛期则处于水泡和倒灌之中,极易倒一间砸一片,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位于北京南三、四环之间的丰台区“马家堡三期”是个典型的“城中村”。这块被高楼大厦包围的约3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是私搭乱建的“握手楼”和“接吻楼”。楼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扑鼻。楼与楼之间无序排列,找不到门牌号码。有的楼与楼之间连两辆自行车都无法并排通过,原有的4至5米宽的防火通道也被挤占甚至堵死,消防车根本进不去。
广州:“城中村”要完善信息化管理
“城中村”的消防问题是一大隐患,现在广州“城中村”大都没有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不足,为此,2004年底前广州要完成46个“城中村”的消防整治任务。但从整体上看,“城中村”的消防整治进展很不理想,个别区和部门还停留在制定方案上,整体推进缓慢。广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138个村中,存在严重消防隐患的有46个,占总数的33.3%。
为加强对“城中村”的治理,广州市要求“人来登记、人走注销”,按每100~120套出租屋配备1名管理员的标准成立了一支约5000人的管理员队伍。广州市副市长张桂芳说,目前,广州各“城中村”都因地制宜地陆续采用了有效的出租屋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化管理是强化对“城中村”管理的重要途径,今年广州市公安机关发放IC卡暂住证28万多个,累计达到312万。张桂芳强调,IC卡暂住证是管理好出租屋和非户籍人员的重要载体,持卡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员可以在广州办理驾驶执照和经营牌照。
深圳:加大投入改造“城中村”公共设施
日前,深圳福田区召开支持“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专题会。会上该区出台相应文件,指出今年将为支持、促进“城中村”改造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在去年为“城中村”文体设施建设上政府给予相应补贴的基础上,再将“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纳入补贴范围。最高政府补贴比例为工程预算的49%。
2004年,福田区把加快“城中村”市政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到为民办理实事的高度,加大补贴资金1.5亿元,扩大补贴范围,包括文体设施、公共绿化、美化、卫生等环境设施、消防设施建设、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
城市建设必须走出三大误区
《中国城市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须引发“城市病”。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的选择。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社会公平程度实现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原则。
“城中村”问题是一个涉及人员众多、领域广阔的大课题,如果不重视“城中村”问题的研究,不从总体上对解决“城中村”问题进行长远谋划,不做未雨绸缪的工作,待形成“城中村”后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那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问题只能越积越多,其积聚的矛盾也会愈益尖锐,出现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势必成为必然。
信息来源:hc360慧聪网消防行业频道